1.操作要點
①原料選擇。鮮磨菇要求乳白色,具有鮮膨菇應有的氣味,無異味;整只無根帶柄,菌蓋形態完整,表面光滑無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0~40毫米,菇柄切削平整,長度不大于8毫米,無薄皮菇、開傘、鱗片、空心、脫柄、泥根、斑點、病蟲害、機械傷、污染、變色菇、雜質等。
鹽漬蘑菇要求蘑菇量淡黃色、鹽鹵水清晰,具有鹽漬蘑菇應有的滋味與氣味,經輕壓有彈性,其他要求同鮮蘑菇。
②漂洗。蘑菇采收后,切除帶泥根柄,放入0.03%焦亞硫酸鈉溶液中,輕輕地上下翻動,洗去泥沙、雜質以及蘑菇表層的蠟狀物、脂質等。漂洗2分鐘后,撈出放入流水中洗凈。
③預煮。在預煮機中以0.1%檸檬酸溶液沸煮5~8分鐘(煮透為準),或用夾層鍋以0.1%檸檬酸溶液沸煮6~10分鐘,蘑菇與料液之比為1: 1.5,預煮后快速冷卻至室溫。
④分級切片。按加工罐頭的規格要求進行分級,挑出菌蓋裂開、畸形、開傘及色澤不正等不適宜整裝的菇體,直徑15毫米左右為級菇, 直徑25毫米左右為二級菇,直徑35毫米左右為三級菇,45毫米以下的用于加工片菇,直徑超過45毫米以上的大菇、脫柄菇等可供加工碎菇用。
泥根、菇柄過長或起毛、病蟲害、斑點菇等應進行修整。修整后不見菌褶的可做整菇或片菇。凡開傘(色不發黑)脫柄、脫蓋、蓋不完整及有少量斑點者作碎菇用。生產片菇宜用直徑19~45毫米的大號菇,用定向切片機縱切成3.5~5.0毫米厚的片。
⑤裝罐。裝罐前對容器應嚴格進行檢查,剔出不合格的空罐。然后在90~95℃熱水中洗凈,倒置于潔凈架子上瀝干備用。不同級別的蘑菇分開裝罐,同罐中色澤、大小、菇柄長短應大致均勻。湯汁配方:精鹽2.3%~2.5%,檸檬酸0.05%。加湯汁時,湯汁溫度應在80℃以上。
⑥排氣密封。預封后及時排氣。采用熱力排氣,要求罐頭中心溫度為70~80℃,采用真空排氣,真空度為0.047~0.053毫帕。
⑦殺菌冷卻。凈重198克、284克、425克、184克,殺菌公式:10′-(17′- 20′)-反壓冷卻/121℃。凈重850克,殺菌公式:15′-(27′- 30′)-反壓冷卻/121℃。凈重3000克、2840克、2977克,殺菌公式:15′-(30′- 40′)一反壓冷卻/121℃。
2.質量標準 僅介紹鮮蘑菇罐頭中的整菇罐頭。蘑菇呈淡黃色,湯汁清晰,呈淡黃色,具有鮮蘑菇加工的蘑菇罐頭應有的滋味和氣味,無異味;柔嫩而有彈性,菌徑18~35毫米,菌蓋形態完整,無畸形菇和開傘菇,菌柄切面平整,長度不超過8毫米,同一罐內菌徑大小均勻,菌柄長短基本致。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