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樹的修剪。幼樹的修明目標是盡快完成整形工作,進入結果期和盛果期。
定植后即定干,定干高度比所采用樹形的干高高20~30厘米。加強肥水管理,施用葉面肥,加速新梢生長,一般不疏除主干上萌生的新梢,在生長初期用牙簽等將生長直立的主枝和輔養枝新梢基角撐開。當主枝新梢60~80厘米長時,去掉先端15~20厘米摘心,促發分枝。
栽后第二年到第四年,修剪特點是冬剪要輕,拉枝開角要大,夏剪要勤。春季冬剪選定主枝,骨干枝延長頭輕短截或中短截;結果枝組部位的強枝疏除或極重短截,中枝破頂芽或緩放,細弱枝緩放不剪,競爭枝、背上直立枝疏除,下垂枝緩放不剪。生長期修剪對幼樹非常重要,如修剪得當,其效果比冬剪還好,成為幼樹快速成形,盡早進人結果期的重要措施。生長期修剪以摘心和拉枝為主。
2.成齡樹的修剪。成齡樹的修剪目標是延長盛果期年限,保持產最穩定,品質優良,樹體健壯。修剪特點是輕重配合、局部調整,抑強扶弱、均衡枝勢,回縮臨時枝,培養內膛枝。
觀測樹體結構和空聞布局,對于強旺枝和強旺部位,采用多疏除、少短截、拉枝、緩放,保果等措施,級和生長勢,對于弱枝或弱勢部位,采用中短截和重短截的辦法,刺激生長。控制外圍枝,更新主枝頭,限制側枝生長,縮小外圍結果枝組大小,打開光路,充分利用內膛徒長枝、背上枝,刺激內膠弱枝生長,培養內膛結果枝組,疏除主干基部的裙枝,回縮臨時枝、輔養枝,落頭控高,剪除或拉平中心領導干延長頭。
3.衰弱樹的修剪。衰弱樹的修剪目標是更新復壯,延緩衰老,延長經濟壽命。修剪特點是重剪回縮,少疏多截,刺激生長,更新復壯。
衰弱樹除骨干枝延長頭外,幾乎都是中短枝,滿樹花芽,葉芽很少,營養生長衰弱。充分利用旺枝、旺芽、上位枝、 上位芽,將骨干枝回縮到營養生長相對旺盛、葉芽多的部位。大枝疏除要留樁,長度一般30~40厘米,不可一次疏除,這樣不衰弱樹枝條但可以刺激隱芽蔭發,同時還可以避免大傷口對樹體的不良影響。對結果枝組進行回縮更新,應去弱留強,減少花芽數量,增加葉芽比例。重視生長季修剪,加強肥水管理,降低產量,做好樹體保護工作,促進營養生長,恢復樹冠,重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維持較高的經濟栽培價值。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