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花、果實、新梢、芽鱗。葉上初在葉片背面主脈與支脈之間呈現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淡黃色斑點,不久病斑沿主、支脈邊緣長出黑色霉層。嚴重時病斑互相連合,整張葉背布滿黑色霉層,引起早期脫落。葉脈上形成長條狀黑色凹陷病斑。
防治措施:
1.清潔果園。秋天樹葉落后清除果園落葉并燒毀或深埋。
2.摘除病梢。發病初期及時摘除基部呈現黑霉的病梢,病梢鱗片不落,正常梢鱗片脫落,很易發現。一般年份病梢數目并不多,一棵樹只有數個或稍多,迅速將之摘除,即在新出現的分生孢子尚未進行重復浸染之前摘除,可有效減輕以后病害的發生。
3.噴布藥劑。可選用1: 2: 200~240倍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