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蟲是叩頭蟲的幼蟲,危害植物根部、莖基,成蟲叩頭蟲一般顏色較暗,體型細長或扁平,頭部能上下活動似叩頭狀,故俗稱“叩頭蟲”。幼蟲體細長,25~30毫米,金黃或茶褐色,并有光澤,故名“金針蟲”。

防治要點:

(1)在金針蟲活動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2)播種前土壤處理,可用48%地蛆靈乳油200毫升/畝,拌細土10千克撒在種植溝內,也可將農藥與農家肥拌勻施人,

(3)生長期發生金針蟲,可在苗間挖小穴,將顆粒劑或毒土點人穴中立即覆蓋,土壤干時也可將48%地蛆靈乳油2000倍,開溝或挖穴點澆。

(4)藥劑拌種。用50%辛硫磷、48%樂斯本或48%天達毒死蜱、48%地蛆靈拌種,比例為藥劑:水:種子=1:(30~40): (400~500)。

(5)施用毒土。用48%地蛆靈乳油每畝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毫升,加水10倍,噴于25~30千克細土上拌勻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每畝2~3千克拌細土25~30千克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5~3千克處理土壤。

(6)種植前要深耕多耙,收獲后及時深翻;夏季翻耕曝曬。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教授 原向陽

[原創]如何科學防治谷田金針蟲

圖文簡介

金針蟲是叩頭蟲的幼蟲,危害植物根部、莖基。金針蟲通過鉆蛀谷苗根莖造成枯心,致谷苗死亡,被害部位可見明顯鉆蛀孔洞,嚴重發生可造成缺苗斷壟。因此要科學防治谷田金針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