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5月15日,秦皇島口腔醫院醫務工作者為海港區建設路小學學生講解口腔知識。(曹建雄/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吃東西就塞牙,導致整日都牙簽不離手。其實,牙齒護理在日常保健中是不可忽視的環節,當劇烈的牙痛讓人痛不欲生時,往往就為時已晚了,塞牙就是一些牙齒疾病的先兆。那么,一吃東西就塞牙可能代表哪些牙齒疾病呢?經常塞牙對人體有哪些損害呢?人們又該如何處理呢?

據華龍網介紹,吃飯經常塞牙的可能原因有以下4點:

1.牙齦萎縮。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牙齦會逐漸萎縮,最終會導致牙縫逐漸變大,使得牙齒松動位移,自然很容易塞牙。

2.智齒阻生。智齒萌生時,由于空間不足,智齒很容易侵犯鄰近的牙齒,或者歪斜生長,就容易卡住食物,引起塞牙,這種情況引起的塞牙一般是比較難清除的。

3.齲齒蛀牙。蛀牙是一種細菌性疾病,若不及時治療,病變發展容易形成“蟲洞”,吃東西時食物容易“補充”蟲洞,引起塞牙現象。

4.缺失不齊。牙齒缺失、錯位、扭轉、脫落、參差不齊等現象,都可能會引起塞牙。

如果人們對塞牙的“小毛病”不以為然,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牙齒疾病。根據中國新聞網的介紹,首先,經常塞牙會導致局部牙周組織被破壞和發炎;其次,食物殘渣對牙齦的慢性刺激,會發展為牙周炎,表現為牙齦萎縮、膿腫、常有口臭,最終引起牙齒松動,甚至造成脫落;最后,總塞牙會加重牙齒局部齲壞,使食物更容易嵌塞,形成惡性循環。

那么,如果吃飯的時候出現了塞牙的情況,人們到底該如何處理呢?據《河南日報》介紹,使用牙線是處理塞牙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塞牙很嚴重,可以根據情況去除過銳的牙尖、重新充填齲洞和修復鄰面接觸、拔除無對頜的智齒、進行適當的鑲復等方法減少嵌塞。

此外,《河南日報》建議每半年或一年去醫院做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口腔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防患于未然。(孫曉蘭)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牙簽不離手?塞牙“小毛病”或隱藏4個“大麻煩”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