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6年7月9日,在江蘇東海縣石榴街道衛生院內,醫務人員正在為村民測量血壓。張開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的病人越來越多,伴隨“三高”而流傳開來的養生知識也五花八門,但是,其中一些說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整理了人們對于“三高”的3個認知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誤區一:飲食清淡就能預防高血脂

在飲食方面,青海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熊睿在接受《西海都市報》采訪時介紹,肥膩、膽固醇高、脂肪高的食物吃得太多,人體能量的攝入與消耗處于不平衡狀態,人體血脂會升高。而且,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度,人體代謝不出去的東西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也會引起高血脂。“很多人認為,不食用大魚大肉后,可以吃其他食物來補充,如水果、甜食、飲料、主食等。比如,很多人覺得水果對皮膚好,就大吃特吃,結果每天的水果攝入量都超標。水果的糖分含量很高,長期這樣吃,血脂能不高嗎?”

此外,即使能在飲食上最大程度地控制攝入,也并不一定能真的控制住血脂的升高。遼寧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侯愛潔在接受《沈陽晚報》采訪時表示,飲食調節僅僅是調整血脂的一個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對每一個患者均有效。因為引起高血脂的病因很多,像原發性高血脂癥與環境、家庭遺傳有關。這類高血脂患者往往血脂程度更高,血脂控制更為困難。僅通過飲食等輔助治療,并不能有效降低血脂。需要以降脂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聯合生活方式及飲食的調整。

由此可見,飲食清淡不是降低高血脂的萬能秘方,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個人的不同體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誤區二:老年人血壓升高是衰老的正常表現

據新華網介紹,不少老年人誤以為隨著年齡增長,血壓高是自然衰老的結果,事實并非如此,老年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和年輕人相同,血壓值持續高于140/90 mmHg,都應認真對待。

相關鏈接:

高血壓"只愛"老年人?年輕人警惕患上"青年高血壓"

誤區三:只重視餐前血糖值

在高血糖的判斷上,很多人認為餐前血糖值是“金標準”。據《新華日報》報道,常規體檢只查空腹血糖,很多人礙于餐后2小時血糖查驗麻煩,不少單純餐后血糖高的人群就被忽視,導致我國糖尿病漏診率高達50%以上。但是,一般來說,只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其中一個指標超過糖尿病診斷標準,我們就可以認定為糖尿病。而且由于我國居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攝入較多,患者超過60%表現為餐后血糖高。因此,不論餐前還是餐后的血糖值,只要高于正常值就要引起重視。(孫曉蘭)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你真的了解“三高”嗎?帶你遠離這3個認知誤區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