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牧草的主要品種有禾本科的四倍體多花黑麥草、小黑麥830、中飼237黑麥、冬牧70黑麥;豆科的紫花苜蓿、紫云英、三葉草等。春季對已越冬的栽培牧草的田間管理是重中之重,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管理措施。

1.及時追肥澆水。水肥充足能顯著增加牧草越冬的分蘗和豆科牧草的分枝,促進其幼芽健壯生長和根系發育,增強越冬牧草的抗寒或抗旱能力;若水肥不足則生長不良。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早春要追肥,一般每畝禾本科牧草施7.5~10千克尿素,豆科牧草施50千克磷鉀復合肥,以后每收割一次,都要追肥一次,每畝每次可施尿素6~8千克。豆科牧草-一般不使用尿素,但在氣溫升高到30℃以后根瘤菌提供的氮素減少,應增加氮素的追肥,一般情況下,每收制一茬每畝應追施尿素5千克。

2.及時中耕除草。越冬牧草在前期生長緩慢,與雜草競爭的能力較弱,高大雜草不僅降低了牧草的產量,還影響牧草的后期生長。因此,在返青后要及時除草1~2次。早春返青后及每次收割后要中耕松土,鏟除各類雜草。開春后,多花黑麥草、冬牧70黑麥、中飼237黑麥、小黑麥830等分蘗多,生長加快,能有效抑制雜草,一般不再需要中耕。豆科牧草開春后要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或化學滅草。一般情況下,豆科牧草在播種前使用氟樂靈進行滅草。在豆科牧草收割后可使用滅草丹。滅草丹為內吸選擇性土壤處理劑,雜草種子萌發出土過程中通過幼芽及根吸收并傳導。氟樂靈和滅草丹揮發性強,施藥后應及時混土,易被植物吸收及微生物分解,半衰期較短,持效期1~3個月。氟樂靈、滅草丹對野燕麥、稗草、馬唐、香附子、油沙草、牛筋草和一些闊葉雜草馬齒莧、藜、田旋花有效。

3.及時防治病蟲害。早春牧草返青,禾本科易受黏蟲、螟蟲等病蟲害的危害,要及時噴灑敵殺死、速滅殺丁等農藥進行防治。對紫花苜蓿影響最大的病害是菌核病,早春雨后土壤潮濕時易發生此類病害??梢栽诘孛嫔鲜┯蒙一蛟谧匣ㄜ俎V仓晟蠂娛┒嗑`進行防治。如出現蚜蟲危害,可噴灑樂果、敵殺死等農藥進行防治。

4.開溝排水與灌溉。禾本科牧草有較強的抗澇能力,能忍受短時間的過濕環境和地面積水。若天氣干旱,應澆一次返青水, 有利牧草的返青高產。豆科牧草一般不耐水潰,忌積水。在干旱天要進行澆水,每收割一茬要進行一次澆水。如生長在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田地中易道成植物根系發育不良,漬水過多易造成爛根死苗,在夏季高溫的環境下,如漬水24小時苜蓿將死亡。因此,雨量過多或低洼易澇、排水不良的田地要注意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5.收割與晾曬。牧草的收制應根據飼喂對象的不同而分期收削。飼喂兔子時,可在牧草生長至30~50厘米時收割,要現割現喂,防止一次割太多造成浪費。飼喂牛、羊時,一般在抽穗期和開花初期收割,一殷留茬高度5厘米左右。豆科牧草一般鮮用量少一些,大部分是用作晾曬干草。紫花苜蓿收割是否適時、收割技術是否得當,直接影響紫花苜蓿產品的質量及產量。

收割。紫花苜蓿收割要適時、留茬高度要適當。一般情況下,選在現蕾期或初花時期、以平均百株開花率5%左右為宜、收割末期百株開花率不超過10%、這樣制干后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可保持在17.5%以上。一般用茬高度掌握在5厘米左右、留茬過高直接影響苜蓿產量,留茬過低則有損苜蓿萌發的新芽、也不利于機械操作。

晾曬及打捆。一般情況下都用細間自然干燥。在晾曬1天后,其上層苜蓿含水量達30%~40%左右時、可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翻曬和并壟,此時苜蓿葉片不易脫落、從而成少損失率。以兩行并壟或三行并壟,應視牧草產量而定。牧草收剩后在晴天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晾曬2~3天,當含水量在18%左右時、于早晨或傍晚進行打捆、以減少牧草葉片的損失及破碎。注意不應將過濕的牧草以及土塊、腐草打人草捆中,以免打捆后腐敗變質。草捆垛放要適當。牧草打捆后、應盡快人庫或碼垛,垛底草捆不應與地面直接接觸,以免水漬、垛上應覆防雨設施,垛中草捆間要留空隙通風。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廳高級畜牧師 路建新

春季牧草田間管理技術

圖文簡介

越冬牧草的主要品種有禾本科的四倍體多花黑麥草、小黑麥830、中飼237黑麥、冬牧70黑麥;豆科的紫花苜蓿、紫云英、三葉草等。春季對已越冬的栽培牧草的田間管理是重中之重,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