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常在條件最不好的耕地、山坡地種草,因而產(chǎn)量不高,草食畜禽生長發(fā)育不好。現(xiàn)在要改變過去那種輕視種草的舊觀念,建立起“草當糧種”的新觀念。要選擇離畜舍較近的平坦、肥沃且能灌溉、排水的耕地來種草,實行割草喂畜,進行舍飼。

由于牧草或青飼料的種子小,發(fā)芽慢,在幼苗期生長緩慢,容易因土塊太大,水分不足,或整地不平、不細、潰水,或由于雜草生長迅速導致受侵占而死亡,所以對能地要求整碎、整平,溝渠分明,在每次前茬作物收獲后,一定要清除雜草,進行深耕、細耙,將土塊整細、整平后開溝做畦1.5~2米,溝寬0.3米,深0.2米,以利于灌溉、排水及田間管理。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業(yè)廳高級畜牧師 路建新

種植牧草地塊選擇要求

圖文簡介

種植牧草與農(nóng)作物一樣不是什么地都能種植,對地塊的選擇有一定的要求。要選擇離畜舍較近的平坦、肥沃且能灌溉、排水的耕地來種草,實行割草喂畜,進行舍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