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考慮牧草的適應性。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選擇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牧草。其次要考慮牧草的豐產性。引種以割草利用為目的,應選用生物產量高的牧草,在生育期方面應以一、二年生牧草為主。初期生育良好、短期產量高,且對肥效比較敏感的草種,有紫花苜蓿、白三葉、紅三葉、多花黑麥草等。由于禾本科牧草第一茬草的收獲適期正值抽穗期,飼用價值前后變化很大,所以大面積草地種植時應配置抽穗期不同的牧草品種。此外,牧草的抗病性、抗倒伏性、直立性(便于收割)等也應予以考慮。因為這類牧草利用頻繁,在考慮其豐產性的同時,應優先考慮再生力強、密度大的草種,如無芒雀麥、多年生黑麥草、鴨茅、葦狀羊茅等。引種時還要看牧草的質量。主要考慮其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和可消化率以及適口性。如前幾年被炒作的魯梅克斯,產量雖然很高,一般每畝可產10~20噸,但由于水分含量高,其葉中含有較多鞣質,營養成分不易被吸收,口味發澀,牲畜不愛吃,因此飼用價值不高,引種時須注意。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廳高級畜牧師 路建新

引種牧草需注意事項

圖文簡介

牧草是家禽、家畜優良、經濟的飼料。牧草種類多,生物學特性差異很大,引種者不易掌握。因此牧草引種應首先考慮以下三方面因素:牧草的適應性、牧草的豐產性和牧草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