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群  油桐栽培歷史久、分布廣,在長期的系統發育過程中,因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的共同作用,變異很多,形成了各種品種或類型。油桐的花、果序是重要的形態特征,這些特征特性在品種問的差異是顯著和相對穩定的,并能集中地反映油桐的栽培經濟性狀。根據花序的大小、果實的著生方式,將油桐劃分為三個大的品種群。

(1)少花單生果類。一個花序上的花在15朵以下,少有單生花,花軸分枝2級以下,果單生或少有叢生。其代表品種有四川、湖南的柴桐、柿餅桐;浙江的座桐、少花吊桐;云南的厚殼桐等。

(2)中花叢牛果類。一個花序上的花一般不超過40朵。花軸分枝2~3級,果實叢牛或少有單生。其中代表品種有四川大米桐、小米桐;湖南高腳米桐、葡萄桐;浙江吊桐;湖北幾子桐;廣西小蟠桐、對歲桐、老桐;云南矮子桐;貴州大瓣桐等。

(3)多花單生果類。一個花序上的花,一般是40朵以上。花軸分枝3級以上,雌花比例極低,長柄單生果,極少叢生果。其中代表品種有湖南、湖北公桐;浙江野桐等。

2.優良品種  在我國各油桐產區均有各自的主栽優良品種,如浙江五爪桐、少花吊桐;四川小米桐、大米桐;河南股爪青、五爪桐;湖北九子桐、景陽桐;湖南葡萄桐等。當地主栽品種適于當地自然條件和生產特點,故發展油桐生產仍應以當地品種為主,引進外地品種為輔。

由于不同品種的生育特性不同,生產利用時應加以選擇。對歲桐早果早衰,適用于杉桐、茶桐短期混交。浙江五爪桐、座桐,四川大米桐,廣西老桐等品種適應性強,適于環境條件和經營條件較差的情況下使用。四川小米桐、浙江少花吊桐、河南股爪青等品種適于在立地條件好的情況下使用,且宜選擇為長期桐農問作、較高管理水平的純林或作為短期的桐茶、桐杉間種。

3.生長發育特性  油桐屬于淺根性樹種,根系集中分布層在表土下5~40厘米。成年油桐的頂芽多為混合芽,萌發后形成花、花序、新梢;油桐側芽為葉芽.通常為休眠芽。

油桐各產區的主要品種分別從6月下旬至7月中旬開始進行化芽分化,8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完成花芽分化,通常4月上中旬開花。油桐為單性花,雌雄同株,也有強雌性化或強雄性化傾向的類型。雌花受精后6~8天幼果開始迅速生長,桐果生長期為165~180天。油裥果實生長發育明顯分為果實膨大期和長油期兩個階段:果實膨大期側重于果實體積的增長,6~7月份生長量最大;長油期側重于脂肪轉化、積累及胚發育,8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長油高峰期。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

[原創]油桐的優良品種及生長特性

圖文簡介

油桐為大戟科油桐屬木本工業油料樹種。油桐栽培歷史久、分布廣,在我國各油桐產區均有各自的主栽優良品種,如浙江五爪桐、少花吊桐;四川小米桐、大米桐等。當地主栽品種適于當地自然條件和生產特點,故發展油桐生產仍應以當地品種為主,引進外地品種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