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斑點病可發生于蔬菜葉、果、種子等器官上,斑點顏色以黑色和褐色居多,形狀有圓形、近圓形、梭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時具輪紋,多數病斑相連形成葉枯。斑點和葉枯的表面都帶有霉層或小黑點。煤污病主要在葉片、莖干表面形成煤煙狀黑色霉層。

常見病例說明

1.馬鈴薯早疫病

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塊莖也可發生。葉片上的病斑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具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層;發病嚴重的葉片干枯脫落。塊莖上產生暗褐色稍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分明,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干腐。

2.番茄早疫病

全生長期都可以發病,葉、莖、果實均可受害,以莖和枝條的分叉處最易發病。葉片發病初期,呈水漬狀暗褐色或黑色圓形至橢圓形小斑點,后病班逐漸擴大至2~3厘米,病斑中部灰褐色,有突起同心輪紋,邊緣深褪色,外圍有黃色暈圈,潮濕時病斑上有黑霉。病害通常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擴展蔓延,嚴重為害時全株葉片枯死。莖部受害多數從分枝處發生,病斑橢圓形、稍凹陷、有深褐色的同心輪紋,潮濕時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果實受害多發生在果蒂附近和有裂縫處,病部凹陷、褐色或黑色、具同心輪紋,病斑上生有黑霉。

3.茄早疫病

為害果實,病害從果尖部開始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圓斑,后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凹陷的病斑,上生厚實的黑色霉層。病斑繼續擴大和數個病斑連接后引起成段果實干腐和縊縮,上生厚實的黑色霉層。

4.甘藍黑斑病

葉片、葉柄和花梗均可受害。葉片多從外葉開始發病,初為灰褐色或灰白色圓形病斑,病斑逐漸擴大后出現輪紋狀排列的濃密黑霉。莖和葉柄受害,病斑呈縱條狀,上面生黑色霉狀物。

5.包菜黑斑病

主要為葉片、葉柄受害。多從外層球葉或近地面葉片開始發病,初期產生黑褐色小斑點,擴展后呈直徑5~30毫米的灰褐色圓形病斑。病斑有輪紋,濕度大時病斑上有較致密的黑霉。發病重時,葉片上病斑常連成大斑,引致葉片變黃早枯。葉柄上病斑條形,生黑霉。

6.白菜褐斑病

葉片、葉柄、花梗和種莢均可受害。葉片多從外葉產生病斑,病斑呈淡褐色或褐色,圓形或近圓形,中部有同心輪紋排列的黑霉,外圍有黃色暈圈;后期病斑脆裂形成穿孔。葉柄上病斑梭形,暗褐色,有黑霉。

7.蔥黑斑病(紫斑病)

主要葉片受害。常從葉尖或葉中部發生,病斑初為白色、稍凹陷、中央微紫色,擴大后病斑呈橢圓形或紡錘形、黑色。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輪紋狀排列的褐色至黑色霉狀物。多數病斑相連形成長條狀大斑,致使葉片枯死。

8.大蒜葉枯病

主要為葉片受害。從葉尖開始發生,初呈灰白色小圓點,擴大后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枯死。

9.芋黑斑病

黑斑病為芋的常見病害,主要為葉片受害。病斑可產生于葉面和葉緣。葉面上初期產生淡黃色壞死小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至橢圓形,褐色,具同心輪紋,外緣具黃色暈圈;后期病斑上形成黑色霉層,病斑破裂形成穿孔。葉緣上病斑呈半圓形或V形,褐色,具輪紋,上生黑色霉層;后期病斑破裂使葉片邊緣形成缺刻。

10.番茄褐斑病

發生于植株生長中后期,尤其是表現缺鈣的植物更易受害,病菌侵害葉片和果實。葉片表現為硬化、皺縮,病斑多角形或不規形,褐色或暗褐色;果實在臍部形成水漬狀、褐色、凹陷的病斑,病斑上產生黑色霉狀物。

11.蔥黑霉病

蔥葉葉尖部開始發病,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灰黃色至灰褐色,有灰色霉層。嚴重為害時引起葉枯。

12.大蒜黑斑(紫斑)病

病菌侵染葉片和葉鞘,形成橢圓形病班,病斑前期呈紫紅色,后轉為黑色,病斑上產生黑色輪狀排列的霉層。

13.芹菜葉斑病

葉斑病又稱疫病、斑枯病、葉枯病。芹菜葉、葉柄、莖均可染病。葉上病斑多散生,圓形,褐色或深褐色、邊緣黃色,病斑稍隆起。葉柄和莖上病斑為褐色條斑,稍凹陷,高溫高濕時病斑上產生灰白色霉層。

14.萵苣褐斑病

病害從植株基部葉片和外層葉片開始發生,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形,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后期病斑破裂形成穿孔。

15.豇豆褐斑病

豇豆褐斑病又稱煤霉病,葉片、莖蔓及果莢均可發病。葉片兩面產生紅色或紫褐色小斑點,擴大后呈近圓形褐斑,邊緣不明顯,病斑背面出現黑色霉層,病害嚴重時造成植株早期落葉。

16.毛豆灰斑病

毛豆灰斑病又稱蛙眼病。受害葉片初期出現紅褐色小斑點,后漸擴展成圓形、邊緣紅褐色、中央灰白色的病斑;后期病斑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部褪色,周圍有黃色暈圈。

17.花生褐斑病

葉片上初期出現黃褐色或鐵銹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或不規則性;病斑正面深褐色,背面褐色或淡褐色,周圍有黃暈;后期病斑上產生灰色霉層。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相連形成大斑塊,引起葉片干枯脫落。

18.花生黑斑病

發病期稍晚于褐斑病,一般在花期后發生。發病初期葉片出現黃褐色或鐵銹色小斑點,后期病斑擴大為圓形,正反面均呈黑褐色,病斑背面形成同心輪紋,在潮濕情況下病斑上產生灰褐色霉狀物。發病嚴重時病斑密集匯合,引起葉片卷縮、枯死脫落。

19.豌豆褐斑病

葉片、莖蔓、豆莢均可受害。葉片產生圓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上有小黑點。莖蔓和豆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稍凹陷。

20.花生葉斑病

為害葉片,病斑初期為黃色小點,逐漸擴大后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部淡黃色,邊緣深褪色,周圍有黃色暈圈,后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

21.花生瘡痂病

葉片、葉柄和莖均可受害。葉片上病斑圓形至不規則形小斑點,邊緣稍隆起,中間凹陷,病斑正面黃褐色、背面為淡紅褐色,具褐色邊緣。葉柄和莖部病斑卵圓形,隆起,多數病斑相連時,引起葉柄及莖扭曲。

22.菜豆角斑病

菜豆的葉片和果莢受害。葉片上病斑多角形,黃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背面產生點狀黑色霉層。

23.姜葉斑病(白星病)

受害葉片上的病斑黃白色,梭形或長圓形;病斑中部變薄,易破裂或穿孔。

24.山葵黑心病

山葵的葉、葉柄、花梗、果英、根莖和須根均可受害。被害葉片初期呈黑色小斑點,病斑逐漸擴大呈圓形或近圓形黑斑,中間有褐色小粒點,邊緣有黃色暈圈;發生嚴重時,葉片焦枯死亡。葉柄上病斑呈線狀并有褐色小粒點,病斑擴大并導致葉柄內維管束褐化,呈黑腐狀脫落。花梗和果莢病斑呈橢圓形,黑色,凹陷;根莖、須根被害時,表皮呈不規則黑色病斑,用刀剖開檢查,發現內部維管束呈延伸性黑化,嚴重影響山葵品質。

25.姜煤污病

姜煤污病發生在葉片和莖稈上,出現點狀分布的黑色霉狀物,霉點密集時形成黑色霉層。

26.茄媒污病

茄煤污病主要發生于葉片,在葉面上密布黑色點狀霉層,果實也可受害。

發病規律

病原菌借風、雨傳播,從氣孔、皮孔、傷口或表皮侵入,田間有多次再侵染。病菌易侵染老葉片和哀弱的組織,瘠薄地塊及肥力不足、植株生長衰弱的菜田病害嚴重。適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發生和流行。

防治要點

(1)健身栽培

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培育健壯植株。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雨后及時排水。

(2)清除菌源

及時摘除衰敗葉和腳葉,清除病葉、病果并集中銷毀。

(3)藥劑保護

病害始見期選用以下殺菌劑噴施: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50% 咪鮮胺錳絡合物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5%噻菌靈懸浮劑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可以兼治菌核病。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趙曉軍

[原創]蔬菜真菌性斑點病與煤污病的診斷與防治

圖文簡介

真菌性斑點病可發生于蔬菜葉、果、種子等器官上,斑點顏色以黑色和褐色居多,形狀有圓形、近圓形、梭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時具輪紋,多數病斑相連形成葉枯。斑點和葉枯的表面都帶有霉層或小黑點。煤污病主要在葉片、莖干表面形成煤煙狀黑色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