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霜與霜凍的區別
霜也稱白霜,是一種天氣現象。它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近地面層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并且地面的溫度低于0℃,空氣中的水汽附著在物體上,直接凝華成的白色冰晶。有時候水汽先凝成露,當溫度下降到0℃以下時形成的冰珠也是霜的一種。當地面溫度下降到0℃以下但又沒有結霜,人們就稱它為黑霜。白霜和黑霜都會造成農作物的凍害,統稱為霜凍。
一年中,秋季第一次出現的霜稱為初霜,春季最后一次出現的霜稱為終霜。從終霜出現到初霜到來的時段稱為無霜期。無霜期長短是一個地方氣候狀況的重要指標,對農業生產十分重要。氣候非常溫暖的地方常年無霜。
霜凍是指在溫暖的日子里,空氣溫度突然下降,當氣溫在短時間內下降到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以下時,使農作物遭受凍害的現象。出現霜凍時不一定有霜,還要看當時空氣的潮濕程度。但有霜時,卻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霜凍。霜凍之所以會造成植物凍害,是因為當植物體溫度降到生物學0℃以下時,植物細胞間隙的水分結冰,并不斷吸收細胞內部的水分,細胞由于脫水而導致原生質膠體物質凝固,同時冰晶不斷增大,也會使細胞遭受機械損傷而受害。如果霜凍較輕,農作物還沒有死亡,霜凍過后溫度逐漸上升,細胞慢慢解凍,還可以恢復生命活動。若霜凍過后,氣溫急劇上升,細胞間迅速解凍,水分還來不及重新被細胞吸收便大量蒸發,農作物將難以恢復從而枯萎死亡。
在晚秋到早春的季節里常常出現霜凍。霜凍的發生需要兩個條件:
(1)天氣條件。凡是晴朗無云或少云,無風或微風,濕度不大的夜間或早晨,最容易發生霜凍,沒有云層像毯子那樣覆蓋在大氣表面,熱量就會很快輻射回大氣之中,使氣溫迅速下降。
(2)局部地形條件。朝北的坡地比朝南的坡地容易發生霜凍,由于冷空氣趨于下沉,所以霜可能出現在低洼地和山谷底部,而不易出現在高處的山坡上,干燥的土壤比潮濕嚴實的土壤容易發生輻射霜凍。
2、霜凍的防御方法
煙霧法
燃燒柴草或廢柴油等物產生煙霧,抑制地表面長波輻射降冷,使水汽在煙粒上凝結而釋放潛熱,增溫防霜凍。
擾動法
晴夜近地層常有逆溫層,用吹風機吹風攪動,將其上面的暖空氣攪動向下混合,提高下層溫度以防霜凍。
灌水法
寒潮來臨前給作物灌水,或在作物表面連續灑水,使作物表面一層水膜在結冰時釋放潛熱,保護作物不受霜凍之害。
加熱法
在果園或經濟作物田間,擺放若干加熱爐,直接加熱空氣以防霜凍。
覆蓋法
使用農用薄膜覆蓋小區域作物,阻止長波輻射降溫以防霜凍。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