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爛果病的原因

(1)菜田土壤干旱,致使幼果因缺水發生臍腐病。

(2)果實膨大期施肥不科學,氮肥多而磷鉀肥不足,尤其是缺乏鈣肥,嚴重阻礙了幼果臍部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無法形成果臍鈣,使果實抵抗外界不良氣象條件的能力減弱,患上臍腐病。

(3)由真菌引發的晚疫病,致使青果產生暗褐色病斑而不能食用,對產量影響很大。

爛果病多發生在果實膨大期,保水性差的新園及重茬地塊,但堿性過重的田塊也會誘發臍腐病害。晚疫病多發生在未成熟的青果上,后期溫棚內潮濕時,常出現白色霉狀物病斑。通常棚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氣溫在15~20℃時,最易發生爛果病。

爛果病的防御措施

(1)合理施肥:棚室栽培番茄,除施足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外,每畝還應施30~40千克的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作底肥,以防土壤缺鈣。

(2)適時進行地膜覆蓋:覆蓋地膜既可提高菜畦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根系的吸肥水能力,又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對穩定,減少鈣質營養向地表積聚。

(3)葉面噴肥補鈣:番茄坐果后,對葉面噴施2%磷酸鈣或1%氯化鈣水溶液2~3次,每次間隔10~15天,能有效防御落果病的發生。

(4)撒施草木灰:通常情況下,每畝用200千克的鮮草木灰,結合中耕松土混施于7~8厘米的土層中,既可為番茄提供鉀素營養,又能疏松土壤,殺滅漚根病菌。

(5)適期噴藥保護:在發病初期或出現連續陰雨天氣時,要及早用藥防治。常用藥劑有1:1:200倍的“波爾多液”、75%“百菌清”600倍溶液、40%“乙磷鋁”200倍液、7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每隔7天用藥一次,連噴2~3次。藥液以噴在植株的中上部葉片和果實上最佳。



編輯:李敏

[原創]棚室番茄爛果病的防御措施

圖文簡介

溫室大棚栽培番茄,常會出現爛果現象。引起番茄爛果的原因:一是菜田土壤干旱,致使幼果因缺水發生臍腐病。二是由缺鈣引起的臍腐病,三是由真菌引發的晚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