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屬于國家一類野生珍稀植物保護物種,被視為“沙漠人參”。肉蓯蓉全草皆可入藥,除了藥用價值外,肉蓯蓉在保護干旱荒漠地區的生態環境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紹肉蓯蓉的采收和加工技術。

采收加工技術要點:

1.采收。春秋兩季均可采收,以4~5月采收為佳。初春,肉蓯蓉吸收融化的冰雪水生長迅速,因此4~5月即可采挖。

2.加工。春季采收后,置沙中半埋半露曬干后,即為甜肉蓯蓉。

2.1 晾曬。白天在沙地上攤曬,晚上收集成堆遮蓋起來,防止晝夜溫差大,凍壞肉蓯蓉,曬干后顏色好,質量高。

2.2 鹽漬。將個大者投入鹽湖中腌1~3年,或在地上挖50厘米x50厘米x120厘米的坑,用等大不漏水的塑料袋放入,在氣溫降到0℃肉蓯蓉種植加工技術時,把肉蓯蓉放入袋內,用當地未加工的土鹽,配制成40%的鹽水腌制,第二年3月取出晾干,即為咸大蕓。

2.3窖藏。在凍土層的臨界線以下挖一坑,將新鮮肉蓯蓉在天氣冷涼之時埋入土中,第二年取出曬干。

留種 應同時留梭梭種子和肉蓯蓉種子。宜選粒大、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曬干,去雜,貯藏備用。

肉蓯蓉原藥的制作

肉蓯蓉的烘干只要用一個電熱式干燥箱就能完成。將裝滿肉蓯蓉的不銹鋼架子車推進干燥箱后,關閉箱門,打開電源,將溫度調整到50℃,持續10小時。經過烘干,肉蓯蓉的含水量僅有10%,能夠大大延長原藥的保存時間。取出烘干后的肉蓯蓉,即為肉蓯蓉原藥。



編輯:李瑋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如何采收和加工肉蓯蓉

圖文簡介

肉蓯蓉屬于國家一類野生珍稀植物保護物種,被視為“沙漠人參”。肉蓯蓉全草皆可入藥,除了藥用價值外,肉蓯蓉在保護干旱荒漠地區的生態環境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紹肉蓯蓉的采收和加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