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是薔薇科懸鉤子屬藤狀灌木。覆盆子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漿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每100克漿果中還含有0.5~2.5毫克的水楊酸,常用于生產發汗劑。根用于浸酒有舒筋活血、消炎退腫的功效。莖葉煎水可作為痔瘡洗液,治療效果較好。《本草綱目》記載覆盆子“氣味甘,平,無毒,可益腎固精,縮尿壯陽。”浙江省磐安縣境內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野生覆盆子,但由于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資源日益枯竭。下面介紹覆盆子野生種苗栽培技術。

1.建園:選擇避風向陽、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土壤濕潤不宜積水的地塊建園,建園前應深耕平整,施農家肥2000~4000千克/畝。栽植方式以帶狀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規格30×30×30厘米,栽苗時注意保護基生芽不受損傷。栽后及時平茬,留茬20厘米左右,每穴栽2~3株,達到早日豐產的目的。

2.整地:覆盆子種植時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緩坡地,深翻整地,按株行距50厘米×100厘米或100厘米×100厘米移栽,移栽前施足基肥,施農家肥每株3~5千克。

3.管理:覆盆子的生長期間結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為主,適量搭配磷鉀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畝施農家肥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時注意澆水。每年5~6月,8~9月兩次中耕除草,減少雜草對養分、水分的消耗,以促進覆盆子的樹體的健壯生長。

4.摘芽:覆盆子在4~5月新枝發生側枝時,摘去頂芽促進側枝生長,同時對側枝摘心,促使其發生二次側枝,枝多葉則茂,增加翌年結果母枝,增加產量。結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5.支架:覆盆子枝條柔軟,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風易倒伏,影響產量和質量。因而在園地中架設支架,將兩年生枝條綁于架上,使枝條受光均勻,保持園內良好的通透性。

6.肥水:每年秋季可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在開花和果實發育期各追肥一次,以提高產果率和促果實膨大。追肥應以速效性氮肥為主,每次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同時每畝施硼砂和硫酸鋅各1千克,以利保花保果。做好排灌水工作,遇天旱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遇大雨及時排除積水,防止落花落果。

7.修剪:春季應及時剪除二年枝頂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條發出強壯的結果枝。疏去基部過密和有病蟲病蟲枝,每株留7~8個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風透光,保證高產和穩產。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蘗和過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園內的總枝量。

8.采收:覆盆子的采收時間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時果實已充分發育且呈現綠色,尚未轉紅成熟,采收分批進行,采下后,除去梗、葉、花托和其它雜質,然后倒入沸水燙2~3分鐘再撈出,隨后攤曬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堅實色黃綠、味酸、無梗葉屑者為佳。



編輯:劉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覆盆子高產栽培技術

圖文簡介

覆盆子是薔薇科懸鉤子屬藤狀灌木,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但由于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資源日益枯竭。本文根據覆盆子的生長習性,利用野生種苗進行人工繁殖栽培,既保護了覆盆子野生資源有實現了經濟創收。下面介紹覆盆子野生種苗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