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已過,氣溫攀升,溫度宜人,抓緊時間到戶外踏青成了不少人的共同選擇。但是,在享受大好時光的同時,人們還應該注意保護關節,遠離踏青帶來的健康傷害。接下來,就來看看大家在戶外活動中應該注意的三個注意事項吧。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8年4月22日,人們登山賞花,享受青山綠水、春季花開美麗景色和良好的自然生態。(吳吉斌/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第一,現如今外出賞花、登山、遠足等戶外活動項目不勝枚舉,大家應該先充分評估自己的活動能力,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避免進行超出自己身體限制的活動,比如,對于已經有關節老化和關節損傷的人們來說,應該避免登山、戶外探險等活動,因為這類活動對于關節的損耗較大,會進一步地損傷關節健康。

另外,有些老年人總是不愿意落在年輕人的后面,或者不愿意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影響了同行年輕人的游玩計劃,其實這都是沒有必要的。老年人累了一定要盡快休息,而不要強行地給自己定過高的目標,更不要試圖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

第二,在戶外活動中,人們應該根據環境來選擇合適的護具,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例如,如果需要長途坐車,建議人們佩戴護腰或頸圈;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的徒步行走,則建議人們佩戴護膝。在佩戴時,應注意護具不能過緊或過松,因為過緊會影響人體正常活動和局部血供,而過松則起不到對人體關節的支撐保護作用。

此外,活動中,人們應該穿合腳的鞋子。比如,在慢跑時,人們應該穿專業的跑步鞋;在爬山時,人們就要選抓地力強且厚底的鞋子,而且鞋底最好有防滑紋路。

第三,戶外活動后,人們應該及時洗熱水澡,或用熱水沖泡關節、足底等部位,這不僅可以幫助緩解肌肉疲勞、促進關節血供,還有助于睡眠,幫助人們恢復體能。另外,人們還可以自行按摩,充分放松關節和肌肉,避免乳酸堆積。

總體來說,科學合理的戶外活動有利于身心健康,不過人們一定要愛護并合理使用關節,才能更健康地享受生活。(郭常安、蔣昊辰

本文由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董健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戶外活動易致關節受損?科學踏青看這三個注意事項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