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為常用中藥材,也是馳名國內外的滋補珍品,為世人所推崇。主產寧夏中寧、中衛、銀川等地,此外,天津、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北等地亦多有栽培。

1、選地選種

枸杞對土壤的選擇不嚴格,寧夏地區多生于坡地,天津地區多在鹽堿地上種植。以選擇灌溉便利、排水良好的地段栽種為宜。枸杞有家種和野生兩種。家種又分軟條、硬架兩種:軟條枝密長而下垂,頂似圓錐形,一般有三層,故稱“三層樓”;硬架頂似傘狀,枝條粗而稀,俗稱“霸王亂點兵”,所結的果實子少、肉厚、味甜、美觀。一般選擇這類種子作為繁殖之用。

2、播種

移苗:寧夏產區多采用移苗繁殖,因這種移植辦法結果早,省工又經濟。于春、秋兩季在枸杞園田中選擇生長好的幼苗(果實脫落自生或老樹萌發的蓀子)移植。但這種辦法只適宜于老產區,新繁殖區則無此條件。

播種繁殖:夏秋前后是最佳播種期,這時正值枸杞成熟季節。一般采摘鮮枸杞剝子作種。其方法是將枸杞用水浸泡1~2天,搓去肉皮,將子粒洗凈曬干,每0.5kg枸杞能洗子100~120g。種時首先翻地作畦,并施足基肥,使土壤細碎濕潤,然后將種子拌細土均勻地撒在畦上,種子的距離7cm左右,再覆蓋約1cm厚的土。10天左右即可出苗。在這期間,務須保持畦內濕潤,如發現干燥,應隨時噴水。小樹出土之后,生長很慢,應注意經常噴水、除草和追肥,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待苗70~100cm時,即可移栽。

移栽:在選擇栽培枸杞的土地上挖穴,株距230cm,行距26cm,穴深26~30cm,每穴施1.5~2.5kg腐熟的堆肥,與土壤充分混合。春秋季(春季:春分至清明;秋季:秋分前后)從苗床上連土挖起幼苗,每穴栽3株,排成三角形,使其互相支持生長,壅土踏實,澆水定根,候生芽長葉后,再施肥澆水。每667㎡栽120株左右。另一種栽培方法是候苗床上的幼苗長至35~50cm高的時候,用快刀在離地面1.5cm處割去幼苗,使其另生新苗,待新苗長至70cm左右移栽。栽后3~5年即可結果。

3、田間管理

剪枝:一般結果的枝條極易枯死,特別是老樹,這些枯枝如不及時剪去,風一搖動,干枝就會把嫩芽和花果碰掉。因此,春天發芽前,一律把干枝剪掉是保證增產的關鍵之一。同時,剪枝工作也是培養枸杞主要技術之一,從幼苗移栽之后,每年都要整枝,幼苗長至130~150cm時,須將樹尖剪去,使其生枝發杈,幫助幼樹正常生長,酌情剪去新生幼芽,保持稀密均勻,通風透光。在結實期間,每年須作兩次剪刺,以免刺尖碰傷花果,并且幫助其結成圓形樹頂,以便于采果。

施肥:每年春季開花前和秋季結果后,各施肥1次。每株施用餅肥0.5~1.5kg、大糞2.5~5kg、硫酸銨、骨粉各10~12g。在幼樹期間,可以間種馬鈴薯等作物,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增強土壤肥力。

澆水鋤地:水是枸杞生長的必需要素,從清明到冬至,大約需要澆水12次,開花、結果以及每次摘果的前后均須澆水,這樣既能解除樹梢的旱象,又能驅逐樹上的害蟲。但應嚴防澆水過多或雨后積水,漚根樹死。每年需要鋤地松土5~6次,深13~16cm,以增加土壤的滲透能力,促進地下根的發育,使其不斷的健壯生長。

4、病蟲害防治

①黑果?。褐饕:?、花蕾及青果,被感染后出現多數黑點、褐斑或黑色網紋,蔓延迅速。防治方法:結合冬季剪枝,清除樹上黑果、病枝及落葉、落果,燒毀或深埋。發病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50%可濕性退菌特12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連續3~4次。

②枸杞白粉病:危害葉片,一般發生在多雨地區或季節。防治方法:用45%硫黃膠懸劑200~300倍液噴霧,每667㎡用量30~35mL。或用50%退菌特600~800倍液噴霧,每隔10天噴1次,連續3~4次。

③枸杞蚜蟲:以卵在枝條腋芽及糙皮處越冬,危害嫩枝、嫩葉和幼果,吸取汁液,使樹勢減弱,果實瘦小,可使新芽萎縮,不能開花結果。防治方法:用40%氧化樂果與80%敵敵畏同體積混合液,加水稀釋至100倍,大樹每667rri2

枸杞負泥蟲:啃食葉肉。防治方法:枸杞萌芽時,成蟲為害嚴重,可用2. 5%敵殺死800~1000倍液噴霧,每667㎡用量75~100kg。果期為害時,用20%速滅殺丁600倍液噴霧,每667㎡用量100kg。

5、采收與加工

隨著氣候情況的不同,果實的成熟期亦有先后。寧夏地區7月上旬開始采果,三伏前后即近尾聲。在華北地區,夏果芒種前后開始成熟,以后陸續有1個多月的時間,每隔l天摘果1次(寧夏每隔4~7天摘果1次)。伏果8月底成熟,秋果10月成熟。

夏果產量最高,伏果產量最低。壯樹每667㎡可產干果50kg左右,3年的新樹也可產20~25kg。摘果要掌握三輕,即輕摘、輕放、輕拿,否則果子負傷變成黑色。同時在摘果的時間上要盡量利用清早或傍晚,正午烈日下摘果容易壞。將摘回的鮮枸杞,輕輕地倒在曬架上(曬架是用木框中間釘上席子做成的),均勻撒開不要翻動(翻動易變黑),曬到果子發熱時,即轉移到陰涼處風晾、再曬。如此數次,候果子有了皺皮,方可整天放在太陽下曬,一直到曬干時為止,需10~15天。

另一種是用爐火烘干,在室內裝上造式晾架,分層把晾板放在架上,中間離地面50cm左右,生一煤火爐,房的四周用紙糊嚴,下面墻的四周留2~3個通氣孔,以排放水分。初入爐房時,熱度不宜太高,并將晾板上下斟換,候果皮沒有皺紋時,熱度可增至140℃左右,必須有專人掌握,根據上下熱度不同的情況,每天上下的晾板需要斟換3~4次,6~7天即能烘干。每天陸續抽出干貨,再繼續放入鮮貨,這樣可以避免天氣陰雨不能晾曬而導致腐爛的損失。

無論曬干或烘干的枸杞,必須趁熱裝入布袋中來回撞擊,使果蒂脫落,然后用風車風去果蒂,分等別分成裝。




編輯:姚曉娟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枸杞子栽培與加工技術

圖文簡介

枸杞子為常用中藥材,也是馳名國內外的滋補珍品,為世人所推崇。主產寧夏中寧、中衛、銀川等地,此外,天津、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北等地亦多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