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別名牛夕,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藥用,熟用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生用有通經散血、消臃腫的作用。

1.選地整地

牛膝喜溫暖的氣候。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質壤土栽培較好。鹽堿地和重黏土不宜種植。

2.播種

牛膝用種子繁殖。在選好的地塊上深翻,并施底肥,耙平作畦。6~7月播種。播前把種子放到25℃溫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后待種子能撒開便可播種。播時在畦里按行距20厘米開溝,溝深1.5~2.5厘米,將種子拌細沙,均勻撒人溝內,覆土1~2厘米,輕輕鎮壓一遍。

3.田間管理

牛膝幼苗高3~5厘米時,進行第一次除草、間苗。苗高8~10厘米時定苗,株距7~10厘米左右。苗高15~20厘米時,追施稀人糞尿。當植株抽薹時,除留種植株外,要及時割去抽薹部分,以促進根部發育。牛膝在生長前期不需要過多水分,以免莖葉徒長,影響根部生長。8月上旬以后根部發育快,需水量大,應保持土壤濕潤。

4.病蟲害防治

牛膝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可用 1 : 1 : 140 倍的波爾多液,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灑;蟲害有夜蛾幼蟲,多發生在5~6月份,可用敵百蟲800倍液葉面噴霧,7~10天一次,2~3次即可防治。

5.采收加工

牛膝于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采收時先在近畦邊挖溝,溝寬50~60厘米,深40~60厘米,然后逐漸向根處挖取,盡量不要刨斷,保持完整。挖出后去掉地上部分及須根,輕輕去凈泥土,數根捆在一起,架于繩上,曬至抽皺后,用硫磺熏數次,然后打去毛尖。再用硫磺熏一次,最后用紅頭繩捆成小把,再削齊把頭即可。或直接曬干。其方法為,按根粗細不同晾曬至七成干,取回蓋席悶兩天再曬,容易干燥。曬時勿被雨淋,雨淋后根變紫發黑影響品質。




編輯:任榮萍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牛膝種植技術要點

圖文簡介

牛膝別名牛夕,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藥用,熟用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生用有通經散血、消臃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