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牙的說法從何而來?


說起蟲牙,人們都很熟悉,其實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淵源。

甲骨文中的“齲”字形象的說明了牙齒齲壞的感覺,仿佛鉤子般拉扯的銳痛,“齒”代表牙齒,“禹”則有“蟲”的意思。


張守節在《史記正記》中提到“《釋名》云:齲,朽也。蟲嚙之缺朽也”。


推測可能是古代醫學尚未建立細菌的概念,牙齒腐壞變軟,破壞后為黑褐色的洞,便認為是牙中有蟲,蟲蝕導致牙齒形成空洞,稱為“蟲牙”。



2 蟲牙真的有蟲嗎?


古代人觀察到牙齒被逐漸腐蝕破壞的現象,認為是“蟲”在“牙”中蠕動,由象形文字演化成“齲”字。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原來“齲”是一種細菌性疾病,是在多因素的作用下,牙齒硬組織發生進行性缺損。口腔內的多種微生物在牙齒上緊密附著,成為牙菌斑,通過攝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酸,導致牙齒中礦物成分的脫礦、溶解,逐漸成洞,因此蟲牙里并非真的有蟲。


3 刷牙好就會沒有“蟲牙”嗎?


人們每天要進食多種食物,在口腔中就會有大量的細菌繁殖,因此刷牙對清潔口腔保護牙齒至關重要。刷牙可達到按摩齒齦、增加血液循環、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那么是不是正確刷牙了就可以免除齲齒等口腔疾病呢?


其實口腔齲病預防可分為三級水平:


一級預防是針對致齲因素采取的預防手段,包括日常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在口腔機構進行窩溝封閉,使用氟化物,最重要的是機械清除菌斑,包括刷牙,使用牙線、牙縫刷,牙周基礎治療,必要時可以輔助化學手段,如漱口水等;


二級預防是對齲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但要重視自我口腔健康,還要定期進行口腔維護,早期干預齲病、牙周病,避免進一步發展;


三級預防是指齲病已經發展到嚴重程度,應到醫院就診,盡量控制齲損、修復患牙,嚴重破壞盡早拔除后修復。


因此,刷牙好≠沒有“蟲牙”。口腔疾病可預防、可控制、可治療,全面做好防控才是遠離“蟲牙”的關鍵所在。


4 遠離“蟲牙”,具體該怎么做?


齲病的發生需要幾個必備因素:菌斑微生物、碳水化合物、宿主以及時間。預防手段遺漏了哪一環節,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控制菌斑的方法包括:使用牙刷和牙膏、牙線、牙縫刷,到醫院進行潔治等機械方法;漱口水等化學方法;抗菌劑等生物學方法;處于研究階段的免疫方法。其中日常機械清除菌斑是最重要的,建議使用大小、硬度適中的牙刷,每天2次有效刷牙,兒童推薦圓弧刷牙法,成人推薦Bass刷牙法,每次3-5分鐘。牙刷難以清潔牙齒間隙,因此需要配合牙線、牙縫刷、沖牙器等工具進一步清潔。


控制碳水化合物是指合理飲食,減少不必要的游離糖攝入。


通過氟化物、窩溝封閉等方法增強牙齒抗齲能力,降低宿主的易感性。


5 “蟲牙”有遺傳等不可抗衡的因素嗎?


當然,齲病存在一定的遺傳背景。


流行病學觀察到人群中大部分的齲壞牙齒集中在少部分人的口腔中,即“兩極化分布”現象,提示存在著“易患病的個體”。遺傳因素影響牙齒發育、唾液成分、齲病免疫反應、味覺習慣等方面,造成不同的易感性,影響齲病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但是,齲病是基因、環境、以及二者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導致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雖然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但是口腔習慣對齲病的影響更為主要。


6 哪些疾病是由小小蛀牙造成的隱患?


齲病的危害很大,對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均不利。


局部影響:齲病逐漸進展,牙齒變為殘根,可能會引起疼痛,影響進食;乳牙齲壞還可能會阻礙恒牙發育和萌出;牙齒失去正常形態,會損傷黏膜等軟組織;長期失牙,頜骨缺少咀嚼刺激,會造成生長發育障礙;還可能引起頜骨炎癥、囊腫和腫瘤。


全身健康的危害:多顆牙齲壞,影響咀嚼功能,造成消化問題;牙齒齲壞、缺失等,影響患者美觀,造成心理問題;急性期,齲病引起的炎癥可能會擴散,造成周圍組織的間隙感染,甚至細菌入血,危及生命;慢性期的炎癥可能成為“病灶”,是心臟病、腎病等疾病的病原牙。


7 協和口腔醫生的忠告:


愛牙護齒,口腔健康,才能全身健康。


(1)要意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咀嚼、美觀和發音等是口腔的重要功能,不要認為“牙疼不是病”,牙齒問題可能會引發各個器官的疾病,是需要預防、需要早治療的。  


(2)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口腔保健的方法。

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手段,要按時、正確刷牙,清潔牙縫,才能防止齲病發生,到醫院進行檢查、潔治,也是預防的重要手段。定期的口腔檢查,牙醫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口腔衛生指導,并發現早期齲壞,及時治療,避免發展。


(3)當口腔出現疾病時,一定及時就醫,聽從醫生專業的建議。齲壞需要充填治療,發展到牙髓需要根管治療,而無法保留,需要拔除后修復治療。齲病逐漸進展,治療難度、費用都會增加,因此要積極治療,避免延誤,造成嚴重后果。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夠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快樂一生!


作者簡介:


王夢晨

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住院醫師。

畢業于北京大學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博士。

擅長兒童齲病、牙外傷等綜合治療。


蟲牙真的有蟲嗎?

圖文簡介

古代人觀察到牙齒被逐漸腐蝕破壞的現象,認為是“蟲”在“牙”中蠕動,由象形文字演化成“齲”字。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原來“齲”是一種細菌性疾病,是在多因素的作用下,牙齒硬組織發生進行性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