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023 篇文章
炎炎夏日雖然已經過去,但仍有不少人因為容易上火或貪食冷飲而導致便秘或腹瀉,一兩次“熬一熬”可能就過去了,但是如果經?;蜷g歇性便秘或腹瀉,大便習慣和性狀也隨之改變,此時你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綜合征,這不只嚴重影響了人的工作生活,也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 1.什么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臨床多見的一種疾病,是一組持續或間歇性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腹瀉或便秘)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稀便、黏液便或硬結便) 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颊咭灾星嗄耆藶橹鳎挲g在20-50歲左右,主要好發于女性。臨床主要表現為兩大類,即腹瀉型和便秘型(也有混合型的),西方國家以便秘型多見,而我國以腹瀉型為多見。因為通常持續或者反復發作,而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痛苦。 2.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病機 腸易激綜合征發病機制為多因素性、復雜性,被認為是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腦腸調控異常、炎癥和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西醫方面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在中醫看來,腸易激綜合征屬于“泄瀉”、“便秘”范疇,病位在大腸,與肝、脾、腎關系密切,今天主要以“泄瀉”為例來說明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機。中醫認為此病的誘因為外邪入侵、情志失調、飲食失宜以及臟腑虛損,肝失疏泄,肝氣郁結,肝氣乘脾,脾失健運,濕從中生抑或脾腎陽虛不能溫化水濕,肝、脾、腎三者之間互相聯系也互相影響,此病病理因素是以濕為中心。針灸調節機體的作用具有整體性, 對腸易激綜合征的改善機制涉及多環節、多層次,因此在此詳細介紹其針灸治療。 3.腸易激綜合征的針灸治療 治則:疏肝健脾,溫腎除濕。 取穴:足三里、上巨虛、三陰交、天樞、太沖 操作方法:1溫和灸法:點燃艾條,在穴位上方2-3cm處施灸,每穴20-3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紅暈為度;2 推拿:采用拇指點揉法,拇指指端按壓穴位作旋轉揉動,力度以感覺酸脹為度,每穴持續3-5分鐘。 1.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外側,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的連線上。 功效:健脾養胃,益氣除濕,保健要穴。 2.三陰交 定位:位于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功效:健脾和胃,調肝補腎。 3.天樞 定位:位于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功效:理氣止痛,調腸止瀉。 4.太沖 定位:位于足背部,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處。 功效:平肝通絡,清熱利濕。 5.上巨虛 定位: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6寸,犢鼻與解溪的連線上。 功效:為大腸下合穴,可治療腹痛、腹瀉、便秘等諸多腸胃疾患。 4.小貼士 1.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平時應更注意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酒精,并適當減少奶制品、大豆等高蛋白食物的攝取。少食冰淇淋等過涼品。 2.保持心情愉悅,患者很容易有焦慮、緊張、抑郁等心理異常,同時精神心理應激會誘發或加重腸易激綜合征癥狀。 3.如腹痛腹瀉嚴重者,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盡快治療。 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常小榮教授團隊 撰稿:周巍 碩士 指導老師:常小榮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