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040 篇文章
一 屈生,會稽人也,初習會計,計算甚精。有志仕途,自習法律,既成,考入司法部門,嘗問案,斯、死不分,乃為書記官,文采甚豐。 這是一段游戲文字,某“群”中調侃屈某人之用。說有姓屈的后生,是浙江紹興人士,起初學的是會計,賬算得很是精明,但他很想當公務員,于是自學法律,學成之后還真考進了司法部門,讓他審問案情,他發音不很清楚,比如斯、死不分,于是讓他做文書一類的工作,到是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來。 問題在于這后生何以“言詞欠清”?知情人暴料:屈某門牙欠缺,以至說話“不關風”。那么,何以至此? 原來這屈君名亞馳,本出詩書人家,唯其父早亡、家道中落。中學畢業考了個財經類大專,意在盡早工作。畢業后謀得一食品公司職位,做個出納會計。每天油鹽醤醋、賬目來往,到也理得清清楚楚。未幾結婚生子,人生大局似乎已定。 這年頭社會發展,變數頗多,早些年時興下海經商,人多趨之,不過大獲成功者終究有限。后又興出洋,東洋、西洋,衣錦而還者似也不多。旋又有投考國家機關公務員之事,學而優則仕,到也是讀書人的傳統志向。屈君出身讀書人家,逐步覺得人生似乎也應一搏,但所學金融專業不過大專學歷,諒難與人競爭,思前想后決定另砌爐灶,學習法律,自學又加函授,幾年辛苦下來,工夫不負有心人,居然拿到本科學歷又獲律師執照。由于招錄部門考慮到屈某法律之外,還有金融方面的學歷,于涉及經濟類案件處理應有所長,于是屈某如愿以償考進司法局工作。 二 那么又何以缺了門牙以至影響發音、甚至是影響了工作的呢? 原來這屈君自幼便是他的鄉賢所稱“牙痛黨”之一。不過終究時代不同,沒人說他“腎虧”了。牙醫看過說是“蛀牙”,不過補了這里、蛀了那里。后來竟至懶得去補了,由于認為“牙疼不是病”,所以牙痛便吃些止痛片了事,后來知道若是單吃止痛片不行就加抗菌素,好在那時抗菌素諸如“頭孢”之類也不難弄到。 后來漸漸地不止是牙痛了,還牙齦出血,只好再去看牙醫,醫生說是“牙齦腫脹”,是牙齦炎。關照要注意口腔衛生,還開了“碘甘油”之類的藥讓涂在牙齦上。屈君回家涂過兩次也就不涂了,嫌麻煩。醫生說要注意口腔衛生,可是一刷牙就出血,以致后來牙也少刷了,每天常常只用水漱漱口。 如此過了幾年,屈君口腔氣味甚重,牙齦出血之事仍時有發生,甚至咬嚼稍稍硬一點的食物便會出血。看過醫生,不過屈君覺得多數是認為要加強口腔衛生,似乎別無良策,也就懶得再看醫生了,只將食物都一律改成了軟食。又幾年情況未見改善,反而有幾顆牙都有了動搖,一咬嚼便痛。屈君對鏡自顧,忽然發發現牙“變長了”,便再去看醫生,說自己的牙長長了。醫生一看笑道: “這那里是牙長長了,這是牙齦萎縮、牙根暴露了”。 “牙齦怎么會萎縮的呢?” “這是長期慢性炎癥的結果。由于牙齦萎縮、固定牙齒的功能減退,你好幾個牙都已搖動,左上面這門牙怕是保不住了”。 “有辦法把它焊焊牢嗎?” 醫生笑了笑:“拍個片子看看牙槽骨的情況吧”。 拍片的結果顯示有好幾處牙根的根尖部位都有炎癥,牙槽骨也有部分吸收(萎縮),診斷為牙周炎。 醫生給用了抗菌素,一個牙做了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一處牙周袋切開排膿。還是關照這句話:注意口腔衛生。不過屈君總覺是老生常談,並不介意。 過了不久,左上門牙脫落,由于牙槽骨條件不好,相鄰之牙亦有松動,裝假牙之事醫生亦覺為難。醫生既覺為難,屈君也就這樣因循下去了。 過了幾年又脫了幾顆牙齒,即使還“在崗”的,也多有動搖,對咀嚼而言也是名存實亡了。 三 屈君牙不好,很是影響咀嚼功能,在家中多只能吃些軟食、半流質之類食物,中午在單位食堂用餐,大多吃點面條之類,日子一久,營養成了問題,屈某形體消瘦、體力不濟,又加喜歡抽煙,事實上已有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現象。上腹部常有隱痛,估計還有胃病,不過屈君並不愿意進一步檢查。 又一年,單位體格檢查,卻又查出動脈硬化、心肌損害之事。眾人皆不解:心血管病多見于肥胖之人,屈君瘦弱、何以至此? 屈君就醫,問道: “動脈硬化、心臟病大多數是胖的人生的病,醫生、我這么瘦怎么也會生這病呢?” “胖的人容易生這是病,不等于瘦的人就不能生這些病啊。” 醫生講的也不錯。再翻翻他的血脂檢查結果,到也正常,醫生心里正有點打鼓,突然想到病人口腔有異味,便道: “你抽煙的是吧。” “是的,多年了,戒不掉了。” 內科醫生以為找到了病因: “吸煙會引起這些毛病的”。這醫生說的也不算錯。 又過了幾年屈君又查出患有糖尿病,身體是越發地不行了,雖只是做些文書工作,每天上班都體力難支。無奈,只好考慮申請“病退”了。那年屈亞馳同志56歲,但也算是一位老職工了,加以一貫勤勉,人緣也好,單位領導對其申請“病退”一事亦很重視,由于屈君固然患有幾種慢性疾病,但似乎都不足以因此辦理病退手續,便指示對其健康狀況作仔細檢查。誰知這一查卻發現了問題的癥結。 原來一般的體格檢查雖然驗血、拍片、超聲、心電,查了心肝脾肺,也能查出些病來,平日門診也是各科醫生看各科的病,但都缺少一個整體的健康評估。這回屈君得到了一個“個體化”的健康檢查機會,主檢醫師發現受檢人的總體健康情況似非這幾種疾病所能解釋,病人存在著營養不良的狀況!于是問起飲食的情況,屈君如實相告:由于牙疾多年來只吃些無需多加咀嚼之物。主檢醫師注意到病人口中異味,讓其張口一看:口中之牙已經所剩無幾,于是約其次日再診。 四 主檢醫師是一位內科主任醫師,次日卻又邀了口腔科的一位主任醫師前來會診。口腔科主任醫師檢查了屈君的口腔情況又了解了屈君的牙病的歷史,說出一番話來,這番話不但剖折了屈君的健康問題的根源,連內科主任醫生聽罷亦表示:許多內科醫師對此也認識不夠。 口腔科主任醫師說的是:口腔科最常見的病是齲齒(蛀牙)與牙周病,都是口腔衛生不良造成的,齲齒在兒童時期即已開始,牙周病顧名思義是牙齒周圍組織包括牙齦、牙槽骨的病,主要是因口腔衛生不良導致的急、慢性炎癥。由于沒有能充分有效的刷牙,牙垢、牙菌斑、牙結石成了藏污納垢之所,牙齒與牙齦間的縫隙成為“牙周袋”存留食物殘渣不易清除,細菌在其中導致炎癥,如無有效治療和改善口腔衛生條件便形慢性炎癥病灶,導致牙齦甚至牙槽骨萎縮,牙齒動搖乃至脫落。 “問題還不僅僅在于口腔:一方面牙病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如這位病員,時間久了便可導致營養不良……”口腔科主任醫師說 屈君聽得真切,心想:還影響發音、影響工作。不過他沒好意思說。 口腔科主任繼續說道:“另一方面牙周炎、實際上是一個慢性炎癥病灶,尤其比較廣泛的牙周炎,細菌的毒素、身體產生的炎癥因子相當可觀,它們不斷地被輸送到身體各處,引起許多全身性疾病。據統計牙周病患者心腦血管病、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病的發病率皆高,孕婦的流產率和分娩低體重兒的機率皆高,晚近還有研究發現牙周病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內科主任醫師插話了:“吸煙對口腔健康也不利吧”。 “那是當然,吸煙者口腔癌的發病率明顯地高。” 口腔科主任醫師滔滔不絕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健康、身體才能健康”。 結尾:屈亞馳同志沒有“病退”,經醫生建議在家休息了3個月,把牙周病好好地治了一下,還戒了煙。隨著牙周病的控制,加上飲食方面的改善,屈君的身體情況逐步好了起來,3個月后恢復了工作,並在與口腔科醫師討論安裝義齒(假牙)之事。只是后悔沒有早知道這口腔衛生問題如此之重要,以致幾乎受累了一輩子。 作者:健康教育學家 楊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