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自2012年開始,就有類似“最近不要在外面吃東西, 一些艾滋病感染者涌進全國各大城市用自己的毒血滴到食物里!看到后請馬上發給你關心的人!”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從新疆、到溫州、到天津、無一幸免,聲稱有感染艾滋病的人在全國部分城市通過竹簽挑破自己的皮膚沾血傳染給他人,把血滴到食物里。有一部分城市的人被感染。尤其是大盤雞、燒烤和涼拌菜,有人在食物里投放了艾滋病病毒。
辟謠:
首先,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固定,個人行為方面主要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即可通過性接觸、公用針管注射毒品、輸血等途徑感染;但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暴露在環境中幾分鐘就會失去感染能力。
而且將血液滴加到食物里,一是幾滴血病毒含量低。二是食物的加熱、加工(油鹽醬醋等環境)都會促使病毒失活,而且微量的、在加工過程中就很容易失活的病毒,需要抵抗突破口腔pH環境、胃酸環境帶來的破壞而最終實現對人的感染,幾乎不可能。
因此,通過飲食感染艾滋病的概率幾乎為零,至今尚未發現有通過飲食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辟謠專家:畢玉海 中國科學院流感研究與預警中心副主任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 研究方向流感病毒
復核專家:劉召芬 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普信息部副主任,研究員
出品人:科普中國-科學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