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年,我們大學野外實習路過云南元江,那里的干熱河谷地區是中國芒果的主產區之一。適宜的氣候賦予了元江芒果特有的香氣和甘甜,我們宿舍以10元/箱的價格購得四大箱芒果。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宿舍里都飄蕩著芒果的香氣,當然也飄蕩著四處飛舞的果蠅。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用這種美味,比如我云南的姨外婆,每次都會幫大家削好芒果,自己卻丁點兒也不沾。因為她一吃嘴巴就會腫。我后來才知道,芒果也屬于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科——漆樹科。

套在漆樹科頭上最大的帽子就是“重度過敏源”,因為很多數漆樹科植物含有以漆酚為代表的酚類物質,觸碰某些漆樹科的植物的汁液就可能引發過敏。但是漆樹科又是一個貢獻好果子的家族,像腰果、芒果、開心果都是這個科的成員。

相對于芒果的果子,芒果花真的不起眼,以至于芒果開花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那些栗黃色或者淡黃色的小花朵,反倒是串起這些花朵的紅色花序軸更為醒目。但不管怎么說,這些圓錐形的花朵集合(花序)很容易就淹沒在芒果樹密集的綠葉之中,很多時候都是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了。直到有一天,下垂的枝條上掛上了小芒果,我們才會發現芒果花已經開過了。

待到芒果成熟,芒果樹下都是濃濃的芒果香氣,一種熱帶水果特有的香氣。如果細細聞芒果的氣味兒就會感覺到一種混合著松脂香氣的香甜味兒。這種氣味兒也是愛者極愛,惡者極惡。

芒果的特殊風味兒來自于其中的糖、酸和風味兒物質的協同配合,實際上,所有的水果都是如此,若是甜度欠缺,那樣的果子就是酸倒大牙;若是只有甜度,完全沒有酸味兒,果子又會顯得寡淡,就像是喝白糖水;至于說香氣,那就是畫龍點睛之筆,讓檸檬成為檸檬,芒果成為芒果。

對于老饕而言,芒果也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果子,愛的是甘甜多汁,香氣撲鼻;但蠻煩的是芒果的果肉與果核結合緊密。雖然那個果核很大,但是里面只有一粒種子。順便說一下,種子類型有兩種,單胚類型和多胚類型,前者只會長出一棵幼苗,而后者則會萌發出多棵幼苗。

要想盡可能多地享用果肉可是要動點腦筋。若是直接剝皮生啃固然過癮,但是亮黃色汁水會順著手臂一直流到手肘。另外,如果遇到纖維豐富的種類,還會塞牙。

一個比較優雅的吃法就沿著果核把果肉連皮剔下,然后用刀在果肉上打粗粗的十字花刀,把果皮一翻,芒果粒就樹立而起,這個時候就可以盡情享用果肉了。

在所有的芒果里面,我比較偏好腰芒,雖然個頭比較小,但是果核很薄幾乎只是一個薄片。無論是直接啃還是切花刀都很容易。至于,想要吃香氣濃的品種,原始的品種鷹嘴芒是個不錯的選擇,香甜多汁,缺點就是纖維太多容易塞牙。要想吃肉厚個頭大的,象牙芒是個不錯的選擇,缺點就是不夠香。

吃不完的芒果千萬不要放在冰箱里,因為芒果是典型的熱帶果實,放在4℃低溫條件下會出現冷害癥狀。果皮很快會出現黑斑,果肉也會有水漬樣的變化,風味兒很快喪失。倒是放在室溫之下,能保持更久。不過芒果容易風干脫水,還是趁早吃到肚子里比較實在。

以及,最好不要采摘城市道路旁的芒果和其他水果。因為在維護過程中,園林部門會使用控制害蟲的農藥,這些農藥可不是為蔬果設計的,什么殘留毒性都不在考慮范圍內,殺死害蟲幾乎就是所有的目標。噴了這樣的藥劑,這果子能不能吃就值得考慮了。


路邊的芒果不要摘

圖文簡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用芒果這種美味,比如我云南的姨外婆,每次都會幫大家削好芒果,自己卻丁點兒也不沾。因為她一吃嘴巴就會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