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瘀青了怎么做?可能預示哪些疾病?



小蒲姐刷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內容:



忍不住抬起拇指,給她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太真實了。


看見瘀青,就想下手揉揉揉——青色瘀斑和象牙白的皮膚形成鮮明對比,看著那么扎眼,連我這個獅子座都看不過去了。

當然,小蒲姐這里沒有夸贊自己皮膚白的意思,嘿嘿。


揉揉揉、痛痛痛、揉揉揉。


可……對瘀青下手的第二天,瘀青變大了,在周圍還有一層黃色的分界線,更扎眼了!

瘀青還挺有個性!既然引起了我醫學情報總探長的注意,那還不得好好研究研究?

磕了碰了撞了,皮膚受到外力沖擊后,讓皮膚下的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皮下組織中匯集,就形成了“瘀青”。

為了方便說明皮下出血的程度,醫學界根據瘀青的大小不同,給它們起了不同的名字:
直徑小于2毫米的,是瘀點或者出血點;
直徑為3~5毫米的,是紫癜;
直徑大于5毫米的,是瘀斑;
直徑大于5毫米,還在皮膚表面形成大包的,就是血腫了。


這些只是瘀青的皮毛,想知道怎么對付它,我們還得往下深入挖掘,比如,看看它喜歡出現在什么人身上。我真是機智過人啊。


據小蒲姐觀察,皮膚白的人特別容易瘀青。這是皮膚白的人不懂得照顧皮膚,還是上天在羨慕嫉妒?

要想知道人的皮膚為啥容易瘀青,得先了解一下止血的過程:


皮下出血后,人體會通過局部血管收縮,來減少受傷部分的血液流出。緊接著,人體的凝血功能就要開始干活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聚集起來形成血管的“創可貼”——血凝塊。它會堵塞在破損的血管處,防止血液繼續漏出。血管“創可貼”的效能一旦變差,稍微受到磕碰就止不住地出血,導致瘀青。



皮膚白,是因為皮膚中黑色素含量少,和組成血管“創可貼”的血小板、凝血因子數量無關。

所以啊,皮膚白的人可能不是容易瘀青,而是一白一青顏色對比太明顯,瘀青了更容易被發現。

身材偏瘦的人,皮下的脂肪層也比較薄,受傷時沒有足夠的脂肪做緩沖墊,毛細血管特別容易破裂,容易瘀青。

月經期時,女性可能會在臀部、大腿、小腿的皮膚上看見直徑3~5毫米大小的瘀青塊,而且不是按壓之后就能夠褪色的,這可能和月經期凝血功能下降有關。這種瘀青塊叫單純性紫癜,一般對人體健康沒太大影響,等它自己好就行,不用做什么特殊處理。

愛蹺二郎腿的人,可能經常會在膝蓋上發現大塊瘀斑。這是因為蹺二郎腿時,下面那條腿的膝蓋會受到重力壓迫,造成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導致瘀斑出現。

做個小調查,小特工and老探員想讓瘀青快點好的時候,一般會怎么辦?


小蒲姐先賣個關子,公布正確答案前,還是先嘮嘮瘀青的消失過程吧。

1.瘀傷剛剛形成的時候,是瘀紅


瘀傷剛剛形成的時候,瘀傷呈現出淡紅色。紅細胞中的血紅素含有鐵卟啉化合物,它是鮮紅色的,也是造成瘀紅的原因。

2.瘀紅后的幾小時,是瘀紫


在受傷后的幾個小時,為了打掃皮下的瘀血,身體會派出巨噬細胞分解、吞噬已經死亡的紅細胞。紅細胞中的血紅素也會在微粒體酶的作用下,生成膽綠素

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膽綠素是種深綠色的物質。隨著血紅素逐漸被分解,膽綠素也逐漸增多,在紅配綠的幾個小時里,瘀傷就會呈現出紅綠混合出的顏色——紫色。

3.瘀紫后的3、4天,是瘀青


膽綠素還會再進行一波代謝轉化,形成膽紅素,它的顏色是橙黃色。

膽綠素轉化可能需要2~3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血紅素已經被分解完畢,瘀傷的顏色大部分都來自膽綠素,這個時候,瘀傷才是真真正正的瘀青。

4.瘀青最后變成瘀黃,與皮膚融為一體


血紅素被破壞后,其中的鐵離子也會被釋放出來,與鐵蛋白結合,形成金黃色的含鐵血黃素。


金黃色的含鐵血黃素和橙黃色的膽紅素,組成瘀黃,最終與皮膚的黃色融為一體。

看完上面的瘀青消失過程,還有沒有要改答案的小特工老探員?改不改呢?改哪個呢?

好了,如果改好了,小蒲姐要公布答案啦!

想讓瘀青快點消失,得先冷敷后熱敷。


冷敷能讓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滲出液的吸收。


在剛受傷的時候,用毛巾包著冰袋或者冰塊,在傷處冷敷20~30分鐘;受傷2~3天后,可以用熱毛巾在傷處敷5~10分鐘。

剛磕傷就立刻揉傷處,只會加速毛細血管出血,讓瘀青的面積越來越大,還是管住自己忍不住去揉的小手吧。


身上無緣無故地出現了瘀青,或者瘀青在1個星期內沒有消失,得抓緊時間去醫院檢查一下。


瘀青和口鼻出血一起出現

血小板是負責凝血的扛把子,如果血小板的數量急劇減小,不止全身皮膚上會出現許多紫癜(直徑約為3~5毫米),還會有口鼻反復出血、月經量變大、頭暈頭痛等問題,嚴重的人甚至會出現便血、胃腸道大出血等癥狀。


這種由血小板減少引起的瘀青叫做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得這種病最可能的原因,是自身免疫系統出現了問題,必須及時去醫院檢查,否則會危及生命。


四肢反復出現對稱紫癜

在四肢的對稱位置,反復出現紫癜(直徑約為3~5毫米),或者還伴隨著關節腫脹疼痛,腹痛、腹瀉、便血的話,很可能是得了過敏性紫癜。


這種病在兒童、青年身上比較多見,是由于身體對某些物質過敏,發生了反應,增加了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導致瘀青出現。


瘀青伴隨膝、踝、髖關節血腫

出現瘀斑的同時,口腔牙齦黏膜特別容易出血,膝、踝、髖、肘、肩關節也出現了積血的話,那就可能是血友病在搞鬼。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大部分人在幼年就能看出端倪:受輕微創傷后,特別容易出血;即使沒有明顯外傷,也會自發地出血;學走路的時候,膝關節、踝關節特別容易出現積血導致的血腫……去醫院檢查確診后,定期注射凝血因子、應用止血藥物,能預防并減輕血友病帶來的出血困擾。


瘀青不僅和上面這些疾病有關,還有可能是更嚴重的疾病導致的,比如白血病。這可不是嚇唬大家啊,到底是哪種病導致了瘀青,還得去醫院,做了詳細檢查才能確定。


瘀青不止是“受過傷”的證明,還可能是身體正在“受著傷”的信號。


忽視這個不太起眼的提示,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再強調一次吧(畢竟我是非常操心的小蒲姐):瘀青超過1星期不能消下去,或者瘀青反反復復出現,一定要去醫院查查,拉鉤。

謝謝惠顧。~今日小蒲姐營業結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
小蒲姐參考情報:


1.《哈佛家庭醫生全書》(安徽科技出版社)
2.《病理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瘀青要怎么消退?反正不是揉!

圖文簡介

瘀青不止是“受過傷”的證明,還可能是身體正在“受著傷”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