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晚霞,光的選擇 原創(chuàng) 姜聯(lián)合
四季輪回,日月交輝,世界互生互補,互換互替,秋風來,褪去夏季草木的繁盛,秋季迎來新的幻彩,夕照余輝就是這個季節(jié)的夢幻之一,上山觀晚霞,海邊觀潮夕,就是這夢幻般的景致中,蘊含著光的選擇。
大自然賦予人們最大的營養(yǎng)與能量就是太陽了,太陽有時候看起來是橘黃色的,有時候是紅色的,太陽不僅有這些色彩變化,更為奇妙的是,每到近晚,落日的余暉、紅色的夕陽布滿天邊,映襯著周邊各種景致,為人們增加了生活的樂趣,為攝影家增添了追逐的夢想,為文人墨客增添了滿腔情懷的感悟。也就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意境雄渾的千古壯觀;有了“夕陽美如畫,清風醉晚霞”的溫婉雅韻;有了“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的別意深蘊;有了“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的歷史興亡感喟;有了“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悲壯;更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xiāng);亦成就了“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淡泊寧靜、亦或是一聲嘆息了。古人如此,現(xiàn)代人對夕陽晚霞的追崇也可見一斑,頤和園十七孔橋的金光穿洞更成為了每年攝影者群集追逐的佳話,泰山、華山、廬山等各大名山的落日夕照更吸引著游人絡(luò)繹不絕,海邊的落日余暉更成了人們休閑度假的最佳圣地。
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太陽賦予的能量,可見光的變化。
可見光是由一連串的顏色組成的,這些顏色就是我們在彩虹上看到的一系列可見單色光,它們在光譜上覆蓋了從紅色、橙色到藍色、紫色的光譜范圍,紅橙色的波長比較長(700~590納米),而藍綠色的波長較短(490~400納米)。當光在大氣中遇到粉塵顆粒時,藍、綠色光由于波長短而最容易被散射,紅、橙色光被散射得較弱。在日出或日落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比較低,此時的大氣層比正午時分的大氣層厚,穿過大氣層的太陽光會撞到更多的塵埃顆粒,其中藍、綠色光被強烈散射,從而使得天空呈現(xiàn)出紅色。也就形成了落日余暉的景致。
如果你是一個科學愛好者,不妨教你個新玩法,享受落日美景的同時,望著海邊,坐在桌旁,把兩個透明的玻璃杯靠在白色的墻上,記得在杯中各倒入150ml水,打開手電筒,照亮杯子,讓光穿過去,看看白色墻上面的亮光變化,在其中的一個杯子里滴入幾滴牛奶(大約10滴)直到墻上的光變?yōu)槌壬ㄗ⒁獠灰犹嗯D蹋駝t,水會變得不透明,從而使光不能穿過),同時隨意攪拌溶液。當光線直接照射在玻璃杯上時你看到什么顏色?當光線照射在玻璃杯邊緣時候你又看到什么顏色?一個秘密就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微粒時會被散射成不同的色彩。
夕照晚霞就在你動手間再現(xiàn),朋友,伴著它的余暉入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