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聽水科學,品水文化

      原創    姜聯合


     驕陽似火的夏日,海邊、湖塘是這個季節人們的向往,有水的地方不僅氣候涼爽,而且水利萬物而生、融萬物澤天地所帶來的氣場,也溫潤著人們的心靈,古人素有“上善若水”之說,不僅道出了水的柔軟、隨形、流動、變化的特性,也道出了做人做事,融天地之道、宇宙之法的生命哲學。
水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無言是生命之源,在整個地球的循環中更是擔當著重要角色,可以上山、也可下海、更可如云霄,水無處不在。在地球的整個水循環中,水以不同的形態存在著,通過降水、升華、蒸發、蒸騰、凝結、滲透等過程在地球上形成了多種形式,常見的有河川徑流、融雪徑流、地表徑流、冰川積雪、地下水等,正是通過這些科學過程,水永續不斷地陪伴在我們身邊。
森林植被,與水相連,其涵養水源的能力不可小覷,保護環境的能力超強。豐茂的森林可截留夏季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樹冠的強大蒸騰作用,可使林區比無林區、少林區降水量增多30%左右。坡地上,森林可減輕水對土壤的侵蝕作用;林地內,地表逕流量比無林地少10%左右。據測算,5萬畝森林的蓄水量約有一百萬立方米。

下雨天,森林截留雨水形成了茂密的林冠截留、樹干徑流、地表徑流和滲透水,可以說是,一棵樹對雨水的截留是層層把關呀。

      有水的地方,總是爽心悅目的,濕地,不僅凝集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還造就了美麗的風景,紅樹林、蘆葦蕩、荷花塘,哪一個都是令人向往的。天鵝飛舞、白鷺傲立、魚翔淺底,游禽、涉禽、鳴禽、陸禽、猛禽、攀禽在這里都能看到,更有那不知名的昆蟲也在這里棲息,還有不可見的眾多微生物,都在這里繁衍生息。濕地號稱地球之腎,確不為過,不僅調節著周邊小氣候,為眾多的生物帶來安詳的家園,而且還過濾著水系,正是這樣適宜的氣候特點,成了好多鳥類遷棲的中轉,水是這里的主角兒

     水如同與其總相伴的蓮一樣漫美、清雅,隨形而就,變化中散發著溫潤的活力,上善若水不愧是對其最高的贊美,驕陽似火的夏日,有水,就有了一份清涼!

科普美文----夏日:聽水科學,品水文化

圖文簡介

將水科學過程與水文化的哲學智慧結合在一起,讓人們在炎熱的夏季了解水科學知識,珍惜水源、保護環境,學習水的文化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