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1973 篇文章



童話故事里都說:“漂亮的外衣下,往往藏著一顆有毒的心!”毒蘑菇正是如此。今年入秋時節,雨水非常多,所以蘑菇長得特別好,徐女士也因一時貪心中了招。


640 (1).webp (13).jpg


徐女士平時工作壓力大,閑暇之余就喜愛徒步進山,這次在山上發現了很多野生蘑菇,形態樣子同我們平時食用的沒有分別,于是興高采烈的采回家,精心烹制起這純天然無公害的蘑菇湯,一碗蘑菇湯下肚,當晚就出現了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立即前往醫院救治,全身無力,病情危重,以“食入毒蘑菇中毒”收入EICU進一步治療,檢查肝功腎功明顯異常,急性腎損傷,小便量減少,醫生立即予以導瀉,活性炭吸附,快速大量補液,血液灌流,血漿置換,CRRT治療等,因治療及時撿回一條命,患者愈后良好。


一、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稱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現中毒癥狀的大型真菌。


640 (1).webp (14).jpg


二、如何識別


目前,我國已報道的毒蘑菇種類達400多種。


一.看顏色

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采摘后易變色。


二.看形狀

無毒的蘑菇通常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柄下部無菌托,上部無菌輪;有毒的蘑菇往往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輪、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三.看分泌物

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往往稠濃分泌物,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四.聞氣味

無毒的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異味。


640 (1).webp (15).jpg


三、中毒的類型


①胃腸類型

也是最常見的,食后10分鐘到6小時發病,表現:頭痛乏力,嘔吐腹瀉,嚴重昏迷。


②神經精神型

可出現大汗,發熱,眼花,喜怒無常,嚴重者譫語,抽搐,呼吸抑制。


③溶血型

一般6到12小時發病,除惡心嘔吐外,呈非夢似夢的狀態,可在1到2天內出現溶血反應。


④肝臟損害型

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類型,死亡率高達90%~100%。


640 (1).webp (16).jpg


四、如果不慎誤食了毒蘑菇怎么辦呢?


首先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呼叫120,并保留毒蘑菇樣品,供工作人員參考。


2.口服催吐法或者洗胃法清除胃內殘余的毒蘑菇,嚴重嘔吐者不需洗胃。


3.選擇活性炭、硫酸鎂等進行導瀉,排除腸道內尚未吸收的毒素。


4.大量靜脈補液、利尿。


5.嚴重者可血液灌、血漿置換等流治療。


現在雨水多,毒蘑菇層出不窮,毒蘑菇雖美味,也要警鐘長鳴,不可誤食。大多數人還是對毒蘑菇的認知不科學,一旦誤食,后果不堪設想。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

鄭昕 護師 撰寫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

 裴紅紅 主任醫師 指導


進山雖好玩,慎采“死亡帽”

圖文簡介

童話故事里都說:“漂亮的外衣下,往往藏著一顆有毒的心!”毒蘑菇正是如此。今年入秋時節,雨水非常多,所以蘑菇長得特別好,徐女士也因一時貪心中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