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瓤黑子是我們對西瓜的標準印象。30年前,在山西老家一帶,西瓜里面黃瓤瓜還占有相當比例。那時切西瓜要看運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西瓜的瓜瓤是什么顏色的。
那時大人都更喜歡紅瓤瓜,所有的宣傳品上的西瓜也都是紅瓤的。這大概跟胡蘿卜顏色的形成有得一拼。不過,在瓜農自己留種自己種的年代,黃瓤瓜總是能混跡在瓜堆中。后來,西瓜種子都從種子公司來,于是黃瓤瓜就絕跡了。當然了,最近又有一些特殊的黃瓤瓜復活了,比如,一種叫金小鳳的品種就開始在市場上流行了。 實際上,西瓜的果肉顏色是由多個基因控制的。目前的研究表明,至少有3個基因控制著瓜瓤的色彩。每個位點都有2-3個等位基因。正是這些等位基因讓瓜瓤有了繽紛的色彩。野生西瓜和栽培西瓜的瓜瓤,從白色、淡黃色、亮黃色到粉紅,橙紅和大紅一應俱全。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用轉基因技術去改變瓜瓤的顏色。 附帶說一下,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紅瓤瓜的中心甜度要高于黃瓤瓜,其中白肉型的含糖量分布在5.0%左右,黃肉型的含糖量分布在8.5%左右, 紅肉型的含糖量分布在 10.0% 左右, 從整體水平看,紅肉類型的果實含糖量明顯高于白肉類型。這可能是長期選擇的結果。因為白肉的主要是籽用瓜,紅色的才是肉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