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小長假,少不了搓上個一頓、兩頓、三四頓的。

  一到聚餐,你們飯前第一件事是干啥?

  洗手?

  拍照?


  圖片來源網絡

  還是燙餐具?


  圖片來源網絡

  十幾個人,動作一致,一氣呵成,仿佛在進行餐前禮儀。

  碗、筷子、杯子、碟子一個也不放過,必須接受一次高溫的洗禮......


  圖片來源網絡

  聽上去挺干凈衛生的,但用普通的開水燙餐具,真的可以消毒殺菌?快跟上腳步,一起來探索真相。

  開水燙碗筷真的有用嗎?

  首先來分析一下,餐具上一般都會殘留哪些微生物?

  最主要的包括: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以及大腸桿菌等)、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諾如病毒等)、霉菌(真菌)以及芽孢等。

  而這些微生物都可能對人體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圖片來源網絡

  那燙一下真的能殺死這些微生物嗎?

  金黃色葡萄球菌

  一定條件下能產生腸毒素,會引起人惡心、嘔吐、胃痙攣以及腹瀉等食物中毒的癥狀。

  對高溫很敏感,在55℃的溫度下3分鐘,就能消滅90%。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雖然金黃色葡萄球菌本身不耐受高溫,但毒素在高溫面前卻十分頑強,并且導致食物中毒的是細菌毒素,而不是細菌本身。

  所以說,即使殺滅了大部分金黃色葡萄球菌,但如果餐具曾被大量細菌污染,同樣可能存在毒素。

  沙門氏菌

  它是我國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大的病因,由于廣泛存在,極易污染餐具。

  感染后,會出現嘔吐、腹痛、水樣便(黃綠色),嚴重者會出現寒戰、抽搐甚至昏迷。

  不過,沙門氏菌相對不耐熱,55℃-60℃溫度下15-30分鐘即可被大部分殺死。

  大腸桿菌

  經常聽到的一種細菌,它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比如水里、飯里,甚至是身體里。

  它是人和動物腸道的正常寄居菌,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引起急性腹瀉。


  大腸桿菌對高溫也不耐受,一般75℃溫度下1 分鐘即被殺死。

  細菌芽孢

  簡單來講,可以理解是細菌的休眠體。

  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可抵抗酸、旱等不利因素,且十分耐熱。

  所以,一般情況下,開水不能殺死它們。

  霉菌

  大多數霉菌在70-80°C溫度下就足夠被殺滅。

  但真菌孢子(休眠狀態的真菌)及一些真菌產生的毒素無法在高溫下殺滅。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餐具一旦發霉,就別想著燙一下解決問題了。

  病毒

  餐具上可能會有的病毒有諾如病毒、甲肝、乙肝病毒等。

  其中,諾如病毒很容易消滅,但甲肝、乙肝病毒則需要100°C的熱水。

  殺滅微生物的關鍵在于溫度和時間,具有高溫且保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有效殺滅大部分微生物。


  圖片來源網絡

  但一般情況下,餐廳提供的水溫往往較低,再加上很多人燙餐具最多也就十幾秒。

  所以,吃飯前用開水燙餐具,并不能保證殺死大多數致病性微生物。

  如果說,真的有什么作用,那就是水流可以帶走一部分細菌,但效果有限。

  不過雖然看著很可怕,但如果是衛生達標的餐館,微生物殘留一般就是合格的,不燙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傷害。衛生不達標才有可能殘留以上微生物,對健康不利。

  外出吃飯餐具應該怎么處理?

  首先,盡量去衛生達標的餐館。

  其次,如果有小孩,可以自備一套餐具。

  最后,如果堅持燙餐具,盡量用100℃的水高溫作用1-3分鐘或80℃加熱10分鐘進行操作。


  平時在家吃飯,餐具擺放、使用注意以下幾點:

  餐具的清洗擺放

  在完全晾干之前不要把它們摞在一起,容易增加細菌滋生。

  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煮沸消毒”法:將餐具置入沸水中煮沸5-10分鐘。

  “蒸汽消毒”法:將餐具放入蒸汽柜中,調節溫度至100°C,消毒5-10分鐘。

  生活中如何預防細菌滋生?

  1)在制作食物前,應充分清潔手部,尤其是指甲內;

  2)鼻炎或眼睛感染時,盡量不要制作食物;

  3)手上有傷口時,不要制作食物,也不要接觸食物;


  圖片來源網絡

  4)保持廚房與就餐區的干凈衛生;

  5)如果做好的食物要放置6個小時以上,應盡快放入4℃以下冰箱中冷藏;

  6)別拿洗碗布當“萬能布”;

  據調查發現,每克餐布的細菌總數高達數十萬個,其中包含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所以,盡量不要用抹布擦餐具。


  圖片來源網絡

  綜上所述,在外就餐時,用熱水沖洗一下餐具,沒什么壞處,但也別指望能有明顯的消毒滅菌功效。

  所以

  如果水不夠熱、時間不夠長

  開水燙餐具基本上沒啥用

  如果想吃的安全、放心

  還是挑干凈衛生的餐廳


開水燙餐具真的能消毒嗎?不燙會有多臟?終于知道答案了

圖文簡介

開水燙餐具真的能消毒嗎?不燙會有多臟?終于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