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香蕉滋味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連表皮上的一點異味也無法忍受。于是,網絡上有一大堆解釋說,那些異味是催熟的乙烯利引起的。

可是,同樣由乙烯利催熟的番茄上面為啥就沒有這股奇怪的味道呢?

不過,乙烯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并且催熟果品的需要量甚少,只要空氣中的乙烯濃度達到100ppm(百萬分之一濃度),香蕉就能在兩天之內由青變黃。

至于乙烯利分解產生的磷酸同樣沒啥氣味。而香蕉的異味,更可能來自于其自身的組成成分。

香蕉皮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不低。在香蕉運輸過程中,這些物質可能產生酸敗,從而引發了香蕉的異味。炒菜鍋里面的油水混合物經常也能發出類似的氣味。

如果采摘全熟的香蕉運送到北方,那我們恐怕就只能吃香蕉果醬了。所以從運輸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希望香蕉成熟地慢一些,于是那些能抑制乙烯作用的保鮮劑就應運而生了。它們可以與香蕉體內感受乙烯的蛋白質結合,從而讓香蕉暫停成熟。

其中,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延遲了批發成熟度香蕉果皮褪綠和果肉淀粉降解。于是,香蕉這才有機會走到更遠的地方去。


香蕉有臭味,是因為催熟劑嗎?

圖文簡介

大家對于香蕉滋味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連表皮上的一點異味也無法忍受。于是,網絡上有一大堆解釋說,那些異味是催熟的乙烯利引起的。可是,同樣由乙烯利催熟的番茄上面為啥就沒有這股奇怪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