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jiān)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后


筷子,是每家每戶生活中都會用到的餐具,一日三餐,大家都離不開筷子。

圖片來源網絡

每天都在用,但下列問題你都考慮過嗎?

你家的筷子是什么材質的?

木質筷子、金屬筷子、塑料筷子還是一次性筷子?

你家的筷子又多久進行一次更換?

一個月?六個月還是好幾年就用一雙?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網絡上流傳的說法“筷子三個月不更換就會產生黃曲霉素導致肝癌”,這是真的嗎?


新聞截圖

每天用來吃飯的筷子為什么還會致癌了?選用哪種筷子最好?筷子到底多久更換一次合適?今天一并講清楚。

 

筷子三個月不更換就會導致肝癌?

據201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黃曲霉素屬于一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這種物質的攝入會破壞人體的肝臟組織,嚴重者甚至會增加肝癌的發(fā)病風險。

網絡上流傳的說法“筷子三個月不更換就會產生黃曲霉素導致肝癌”,這是真的嗎?

其實,黃曲霉素的出現需要前提條件,并非那么簡單。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次生代謝而成的物質,它的出現需要合適的營養(yǎng)條件。例如玉米、花生。小麥、大豆等糧食谷物腐敗變質+發(fā)霉后就會產生黃曲霉毒素。

但筷子本身并不是糧食作物,它自身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很難培養(yǎng)出黃曲霉菌。

所以,即便筷子出現發(fā)霉問題,一般大多是普通霉菌物質,很少能直接危害人體的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萬一感染了黃曲霉菌對人體會有什么影響呢?

別慌!因為并不是每個黃曲霉(菌)都會產生致癌的黃曲霉素,多數的黃曲霉無法產生毒素。

也就是說,即使筷子感染了黃曲霉菌,其實也沒有太嚴重的致癌致病問題。

因此,筷子使用不當會引發(fā)肝癌的說法并不可信。


 

選哪種筷子更好?


竹筷子—推薦使用

竹質筷子使用率較高,價格適中、導熱性差且使用方便;竹子表面相對光滑,不易滋生細菌和蟲子。


金屬筷子—安全考慮

 對于多數人使用的“不銹鋼筷子”等金屬筷子,耐用且易清洗,一般不易被磨損,也不易滋生細菌物質,但略沉且滑,不方便夾取,但從安全角度來看,建議可以考慮使用。

塑料筷子—不推薦使用

塑料筷子雖然顏色豐富、造型多樣,還方便攜帶;但它熔點較低,一旦受熱很容易融化、變形,釋放的物質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同樣也容易滋生細菌,污染環(huán)境。

因此,生活中不建議大家使用塑料筷子。


 

哪些筷子最好別用?

沒有“QS質量認證標志”

有些不法商家為了節(jié)約成本,可能會用一些不安全材質的物料制作筷子,以次充好。

建議大家到正規(guī)商超進行選購,認準“QS質量認證標志”,避免上當受騙。


已變色或出現酸臭味道


當竹木筷子已經出現斑點、變色或者筷子已經有了明顯的酸臭味、潮濕腐敗味,請拒絕使用。

已存在劃痕、裂痕、溝壑

無論什么材質的筷子,如果已經出現了劃痕、裂痕等破損痕跡,更容易生長繁殖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建議不要繼續(xù)使用。

 

如何正確地清洗筷子?

一、清洗要“認真”


清洗筷子以先用清水將其打濕,然后蘸用清潔劑,最后用流水沖洗將油漬、食物殘渣以及洗潔劑等。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建議定期每周一次對筷子進行30分鐘以上的煮沸消毒。

二、清洗之后曬干

筷子長期潮濕不晾曬,很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最后甚至會變黑發(fā)臭。

建議清洗完筷子后,將其筷尖朝上放入筷子盒(筒),然后放在通風且陽光較好的地方進行晾曬。


圖片來源網絡

三、定期(勤)更換


筷子的顏色和破損度會隨著使用頻率慢慢變化,主要是由于受到食物、空氣、洗滌劑以及筷子上的殘留物所導致,當然,細菌長時間的附著堆積也是筷子變色一個原因。

建議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次筷子。


圖片來源網絡

筷子

家庭中的最基礎生活物品

雖然不像網絡中流傳的那樣

但為了健康

也請定期消毒

及時更換筷子!


嚇人!筷子3個月不換竟會誘發(fā)肝癌?有這些變化的筷子趕緊扔掉…

圖文簡介

嚇人!筷子3個月不換竟會誘發(fā)肝癌?有這些變化的筷子趕緊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