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高溫熱浪持續(xù),謹防中暑 又是一個美好的周末噢。 Yo yo yo,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我就是周末兩天連續(xù)值班、勤快到自嗨的阿爾法! 抬眼一看日歷,7月7日,今天是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別說小暑了,從端午開始,不是暴曬就是悶熱,每次來局里上班,路上都是汗流浹背,隨時都要中暑暈倒。小暑,小暑,說好的剛剛開始變熱還不太熱呢?確定不是在逗我? 看看微博爆出一個話題#2015年至2019年可能是史上最熱5年#,歐洲多地頻頻爆出40℃的高溫,印度和中東地區(qū)的溫度更是突破50℃,真是熱skr人,差點蒸熟了。 (圖片來自:微博) 今天40℃,明天50℃,熱得心慌慌。 熱得走出半生,歸來全熟,身上還掛著椒鹽;曬得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包青天。 幸好,幸好,反觀我國溫度還算親民,But親民有什么用?出門3分鐘暴汗3小時,論誰都忍不了了: (圖片來自:微博) 別以為夏天高溫是個很正常的事,可千萬別小看它了,還真有人就熬不過去。 氣溫超過30℃人體就會覺得很熱了,尤其是持續(xù)高溫,非常容易引發(fā)一系列的氣候疾病和身體不適反應(yīng)。而且每個區(qū)域耐熱程度也不一樣。中東和印度這些常年高溫的地方使人更耐熱,像我國東北那樣常年溫度偏低的地區(qū),突然爆發(fā)高溫持續(xù)天氣,最容易熱死人了。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英國曾突發(fā)30℃高溫一連持續(xù)9天造成了760人中暑死亡;法國曾突發(fā)40℃高溫,造成5000多人中暑死亡。 所以我們覺得熱得受不了的時候,真的有人被熱死了!!! 作為醫(yī)學健康科普界的α,有必要告訴你中暑以后到底怎么救自己。 要知道中暑發(fā)熱,體溫超過40℃,病死率就有41.7%;要是超過42℃,病死率高達81.3%。中暑到了這種程度隨時可以和死神擁抱了。 所以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人,感覺有中暑的征兆了,就要立即按以下方法救治: 1.立刻停止活動并在涼爽、通風的環(huán)境中休息。脫去多余的或者緊身的衣服。 2.如果中暑者僅僅是有頭暈、煩躁這樣的反應(yīng),還沒有惡心和嘔吐,可以喝水或者運動飲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3.讓中暑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厘米。 4.用濕的涼毛巾放置于中暑者的頭部和軀干部用以降溫,或?qū)⒈糜谝赶隆㈩i側(cè)和腹股溝處。 別拿中暑不當回事兒了,阿爾法知道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有多難以下咽,但該出手時就出手。為了小命得保,走一個,干了~! 指鹿為馬這樣的事情,在病圈也時常出現(xiàn)。 (圖片來自:微博) 頭暈、腹脹的癥狀不一定是中暑,也可能是另一種暑季病癥——暑濕感冒。 那么問題來了,暑熱感冒和中暑怎樣區(qū)分呢? 要知道暑濕感冒和輕度中暑的病癥非常相似,錯把中暑當做暑熱感冒可不行,中暑分分鐘可是要人命的。我阿爾法不能讓中暑披上感冒的外衣作威作福。 馬上科普。 1. 中暑的特點 中暑的外界誘因很明顯,多是由高溫環(huán)境引起的。中暑后人會感覺到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出現(xiàn)惡心及嘔吐,還可以有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的多發(fā)癥狀。 中暑的發(fā)病急,一旦疏忽治療以為忍忍就過去了,很容易有生命危險;及時治療的話,恢復也很快,一般1~2天癥狀就可消除。 2. 暑濕感冒的特點 暑濕感冒與中暑相似的癥狀有:發(fā)熱、惡心、食欲不振等。 但要劃重點的是:中暑沒有的癥狀:鼻塞、流涕;而暑濕感冒沒有的癥狀:體溫很高(遠不是38℃這么低),皮膚要么干干的,要么大汗淋漓。 暑濕感冒的治療期很長,需要多日才能治愈。 常言道:中暑都是熱的,感冒都是弱的。雖然沒有把感冒的成因都說清楚,但是提醒我們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zhì),哪怕已經(jīng)熱成這個樣子……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知道嗎,前幾天中國都快變成大烤爐啦,好多地區(qū)都達到了38~40℃的高溫。 你們家熱成啥顏色了? 山東人:大濟南發(fā)揮失常,溫度惜敗吐魯番,位居第二~! 東北人:我信你個鬼,我這還凍腳呢! 四川人:大黃色,今年四川另辟蹊徑,穿短袖會冷得發(fā)抖。 廣東人:還行吧,有人給我翻個面加點孜然嗎? 該你了,你家所在的地區(qū)是超水平發(fā)揮了?還是發(fā)揮失常?還是已經(jīng)在全紅的邊緣來回試探?留言區(qū)聊聊你家的冷/熱吧。 Ok,本期就分析到這里。阿爾法要去鍛煉身體了(健身房空調(diào)冷氣足)。 用實力讓情懷落地。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我在平庸面前低了頭,請向我開炮。 阿爾法參考情報: 1.蒲公英醫(yī)學百科 2.百科名醫(yī)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