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剛買來的衣服有味道
有些衣服味道還很重
從貼身內衣到外穿牛仔
無一幸免
對待這種情況
我們一般都是過幾遍水
可有些衣服洗了幾遍都不行
味道還是很重
這是什么原因?
什么樣的味道才算異味?
今天魏老爸就給大家科普科普
01、紡織品異味的主要來源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服裝上化學整理劑和助劑的殘留。
2、服裝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3、服裝自身的多孔性易于從環境中吸收異味。
02、紡織產品對異味的要求
我們來看看紡織產品執行標準對異味是如何要求的。
棉針織內衣,執行的產品標準為 GB/T 8878-2014,對內在質量異味,要求按 GB 18401 規定執行。
流行的牛仔服裝,產品執行的標準為 FZ/T 81006-2017,其理化性能要求,異味也要按 GB 18401 規定執行。
再比如毛巾,執行的產品標準為 GB/T 22864-2009,但對其基本的安全標準,仍要符合 GB 18401 的規定。
毛毯、被子、被套床單、泳衣、化纖內衣、針織大衣,乃至紅領巾、校服、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等等生活中常見的紡織產品內在質量,關于異味這個項目,都是要符合 GB 18401 規定的。
這多次被提到的標準 GB18401 究竟是何方神圣?
可以看到,該標準所適用的范圍較寬泛,包括了服用、裝飾用和家用紡織產品。所使用的范圍如下:
在對異味這個項目上,標準有嚴格要求。
測試方法上這樣規定:
同時列舉了四種異味類別情況,規定一種或多種才能判為“有異味”,否則判定為“無異味”。
我們注意到,標準的原文里,并沒有常見的“等”這個字。所以,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除標準要求的這四種異味之外,其它的“刺激性氣味”,均不能判定為異味!?
另外,異味這個項目,目前的檢測方法是嗅覺法,即由 2 名或 3 名專業人員獨自檢測。
但異味作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中規定的必檢項目,嗅覺法受人為因素的干擾很大,重復性和復現性上有難度,可信度也就備受質疑。或者,我是否可以這么問一句,專業人員的鼻子是鼻子,消費者的鼻子就不是鼻子了?
03、抽檢現狀
2018 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部分紡織品的抽查中,沒怎么發現異味項目不合格的通報。難道“異味”項目上真的都沒問題?
我看難說,畢竟標準只有四種異味類別,其它味道都無法做判定。加上服裝異味可隨通風條件而緩解、以及檢測異味樣品要充分代表樣本等情況,只會導致消費者商品質量投訴的道路更加艱難。
04、魏老爸想說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這是大家最最關心的問題。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清洗幾遍,或者退貨,魏老爸暫時也想不到其它更好的辦法。
對消費者來說,衣服有沒有異味,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聞,即通過正常的嗅覺來辨別紡織品有無特殊異味,但這畢竟是個很主觀的行為。
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對現行標準 GB 18401 所涉及的異味檢測進行進一步完善,建議輔助客觀檢測異味的評價方法。比如利用頂空技術產生的樣品蒸汽,經載氣的吹掃進入氣質聯用儀完成測試,這是目前較成熟的方法了。當然,我也知道這個測試成本并不低。
▲ 頂空-氣質連用設備
現在市場上售賣的服裝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且兩極差距很大,如何挑選實在是個難題。希望不僅是異味方面,產品其它方面也能嚴格把控。畢竟我們給出再多選購上的參考意見,都不如良心商家生產良心產品,消費者直接放心去購買來的舒心自在。
參考文獻:
[1]紡織品有害揮發物殘留量及遷移量的測定方法研究[D].林黎湞.東華大學 2015
[2]劉莉,程會英.紡織品異味檢測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纖檢,2011(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