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據澳大利亞《時代報》和英國軍事期刊《簡氏周刊》報道,以色列與美國達成了一項協議,美軍可以向以色列提供中子彈,一旦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動生化武器襲擊,以色列將使用中子彈進行報復。沙龍在與來訪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交談時向伊拉克發出強硬信息:如果伊拉克再度向以色列挑釁,以色列決不會像海灣戰爭期間那樣默不作聲。而且只要伊拉克露出襲擊以色列的苗頭,以色列就會先發制人,讓伊拉克嘗嘗中子彈的滋味。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就威脅一旦伊拉克動用生化武器,美國就將使用中子彈和核地雷等小型戰術核武器。2007年4月,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司令薩拉維在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臺采訪時,譴責美軍在2003年4月9日攻陷巴格達前,在攻占巴格達機場時使用了中子彈和白磷彈。拉維說:“敵人對巴格達機場使用了中子彈和白磷彈,有的尸體被燒得只剩下骨頭。”拉維稱,美軍使用的這些武器消滅了伊拉克士兵,大約有2000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精銳士兵“戰斗至死”,但機場的建筑和其他基礎設施卻奇怪的沒有受到損毀。
不過,西方媒體認為拉維是無中生有,給前伊拉克共和國的失敗找借口。專門研究美軍軍事技術的英國專家大衛·甘布林認為,美軍在伊戰中不太像用了中子彈,更有可能是用了熱氣壓型武器,比如“地獄之火”導彈。
甘布林還透露,2003年3月15日,美軍攻占巴格達機場一周之際,時任美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曾稱贊美軍新式武器在巴格達機場一役中居功至偉。拉氏說:“這種武器能將地上或地下建筑物里的所有敵人都殺死,但不會損毀樓內任何硬件設施。”而熱氣壓型武器就能做到這一點。
巴士拉省的醫生阿爾·法洛基曾描述了一輛公共汽車遭襲的慘景:“汽車在行駛途中被美軍直升機炸彈擊中。有26名乘客死亡,其中有20人或者沒了頭,或者沒了胳膊和腿,但從他們身上沒有發現炸彈碎片或子彈頭,……美國大兵顯然是在拿這里(伊拉克)當新式武器的試驗場。”
薩達姆國際機場的爭奪戰揭開了美英聯軍圍攻巴格達的序幕
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中,塔利班恐怖分子給駐阿富汗的美軍和英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奧巴馬政府在決定逐批撤出駐軍時,也希望保留幾個常駐基地。為了確保余下駐軍基地的安全,防止恐怖分子的襲擊,2012年,約翰?吉爾伯特(John Gilbert)在英國上議院中提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界上投下一枚中子彈,以便為恐怖分子設置一道“屏障”。吉爾伯特說,沒有人住在那里,除了“幾只山羊和一小撮牧羊人”,只要通知他們要發動打擊,他們也不會往那里去,對恐怖分子使用中子彈并不會存在很大的使用障礙。
2015年,由沙特領導的阿拉伯聯軍發動了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打擊。5月20日,一架來自以色列的類似F-16的單引擎噴氣式飛機,向也門首都薩那周圍投放了炸彈,希拉里的郵件門中證實,這是一枚中子彈,由美國提供給以色列。爆炸過程伴隨強烈的閃光,蘑菇云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撲克牌通緝令”上的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司令賽菲丁·夫拉伊·哈桑·塔哈·拉維
據稱是中子彈襲擊也門首都薩那城市周邊
疑似中子彈爆炸產生的蘑菇云
疑似中子彈爆炸的場景
疑似中子彈爆炸產生的火球
疑似中子彈襲擊也門,造成大批牲畜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