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后的今天,沖突、騷亂和恐怖活動仍頻頻發生。而使用傳統的常規致命性武器,易造成無謂的破壞和傷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美國正在研制一系列非致命性武器系統(NDTs)作為常規武器的補充。這類武器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別的武器結合一起使用。它比常規致命性武器效果更好,也安全,因此,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非致命性武器的種類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幾類:

高能微波武器(HPM) 是一種以高能微波束直接作用于沒有防護能力的電子系統并使其熔化的聚能型武器,如微波射彈。其工作原理好像一個微波爐,向外輻射高能、高速微波脈沖,穿透電子元件,在電子系統內部激勵電流,瞬間產生巨大的熱量,從而熔化電子元件,破壞整個電子系統的電路。這種高能微波束可以擊穿飛機、導彈的薄弱部位。

未來殺手 ————非致命性武器

高能微博武器示意圖

低能激光武器(LEL) 這是一種由輕便蓄電池提供低能量的多變色激光武器。它對入眼或各種監視器、探測儀之類儀器的光學系統能造成嚴重的損壞。LEL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的激光顏色在紅、黃、綠、蘭、紫五種單色之間來回變換,這樣,比起單色激光器來說,就更加難以防護。因為研制一種能同時濾掉五種激光顏色的防護鏡將是相當困難的。LEL的體積小,可安裝在步槍、機槍上使用,也可裝在汽車、飛機或艦船上作為長久性的作戰兵器使用。

全向照射武器 它是能發出一種強光(其亮度接近于激光)、致使目標的光學系統受損的武器,如閃光致盲炸彈、手提式化學激光槍,其效果類似于LEL。人員受其照射時,眼睛無法看清任何東西。這種武器的機理是通過高能炸藥的驟烈爆炸,使周圍的物質迅速被加熱到超高溫而形成等離子狀態,在這一突變的過程中,可發出類似于激光那樣強烈的閃光。

強電磁脈沖武器 它是一種由功率超過1吉瓦(1吉瓦=1千兆瓦)的電子束發生器觸發產生強電磁脈沖(EMP)的武器。它能使沒有屏蔽的電子設備,如通信、導航、數據處理和計算機系統等都失去作用。美國和北約的軍用電子設備大都具有抗電磁脈沖襲擊的能力,但民用的電子設備和第三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軍用電子設備卻沒有這種防護能力,因而易于遭致破壞。這種武器的技術關鍵在于如何縮小能源設備的體積、重量和提高電容器的貯存能力。

次聲波武器 這是一種大功率的、能讓人引起迷茫和惡心反應的直接照射武器,如聲波定向射束。由于低頻聲波極易穿透建筑物和車輛,因此,次聲波武器可用于營救人質、控制騷亂和心理戰。其技術關鍵是由一系列高能放大器驅動的特制揚聲器。

未來殺手 ————非致命性武器

次聲波武器示意圖

金屬脆化噴劑(LME) 這是一種液態噴涂戰劑。這種噴劑可使金屬或合金的分子結構發生化學變化,從而達到嚴重損傷敵方武器戰斗力的目的。這種液劑一般是透明的,幾乎沒有什么明顯的雜質,可作為噴灑劑、潑灑劑,噴涂到金屬表面。由于這種戰劑具有即時作用或延時作用兩種效應,所以可用來破壞飛機、輪船、車輛、火車和鐵路以及橋梁和建筑物的支撐結構。現有的金屬脆化噴劑武器的能力已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想。

阻燃劑技術(CAT) 它使用一種能污染或改變燃料黏合特性的化學添加劑,以削弱發動機的性能。這類添加劑可以蒸氣形式與空氣混合,由進氣口吸入發動機,或者直接混于燃料源。使用時,可由人工投放或空撒,也可大面積地播撒到戰場、機場或海港。當以云狀大面積播撒在低飛的直升機航線上時,能使直升機的引擎立刻失靈;若播撒于海港上,能使港灣內絕大多數船只的內燃機停止工作。

反牽引技術(A-TT) 它使用一種超強潤滑劑,形成一個特別光滑的、幾乎沒有摩擦力的滑面,使人和車輛難以在其上面通行。它作用的對象有跑道、街道、鐵路、坡道、樓梯和人行道等明顯目標。一般可用飛機、車輛、火炮施放,也可由人手工涂刷。為了發揮最大效能,還可將幾種潤滑劑混合使用。但其缺點:一是易受極限溫度和惡劣天氣的影響,因此,必須針對特定的目標和環境,使用特定的配方,以保持潤滑劑的特性;二是大規模使用時,所需劑量太大。

超強腐蝕武器 俗稱“C”,這是一種比氫氟酸腐蝕性更強的戰劑型武器。將它涂于物體表面,可阻止人員或設備接觸,還可導致輪胎、膠鞋底等腐蝕,破壞瀝青路面、掩蔽部頂部和光學系統(觀察孔、偵察站)等。

未來殺手 ————非致命性武器

超腐蝕武器示意圖

黏合劑武器是一種運用超黏合物質,直接作用于武器、裝備、車輛或設施,使其改變或失去效能的武器。一般可從飛機上呈霧狀向下播撒,或以投擲炸彈布設,用以堵塞內燃機、噴氣式發動機的進氣口,或使電站、通信設施的冷卻系統失效。若作用于人,則使他接觸什么,就黏住什么。

鎮靜劑武器是一種利用鎮靜藥或安眠藥使對方被擒或被控制的武器。它的特點是可以通過通風口很容易地進入建筑物、車輛、艦船和飛機里面,可用于營救人質,或控制騷亂,但對建筑物、車輛、裝備本身等是無效的。

視覺刺激與幻覺武器(VSI) 則應用了如下幾種技術:第一種是以與人腦電波頻率相近或相同的高強度閃光,刺激人的視覺,使人出現眩暈、迷失方向、惡心等現象。這種武器可應用于機場的安全檢查,銀行保衛監視等。第二種是全息技術,它可使人產生幻覺,具有“活偽裝”效果。第三種是變色技術,它利用隨可見光的強度或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顏料,使迷彩服和車輛外的涂色能像變色龍那樣變色。

總之,非致命性武器將為抑制21世紀的暴力行動開創新的前景。它既能達到有限打擊的目的,又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地位日趨重要的非致命性武器 比常規致命武器更有潛力

圖文簡介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美國正在研制一系列非致命性武器系統(NDTs)作為常規武器的補充。這類武器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別的武器結合一起使用。它比常規致命性武器效果更好,也安全,因此,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