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肖攀峰,中國科學(xué)院天體物理博士

本文審稿:茍利軍,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天文學(xué)教授

剛剛!

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空間實驗室

天宮二號

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于北京時間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

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

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yù)定安全海域

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

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

全部任務(wù)圓滿完成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圖片來自中國軍網(wǎng))


關(guān)于天宮二號

它的一生

到底經(jīng)歷了哪些事?

今天

讓它自己告訴你

圖片來自新華視點

今天是北京時間

2019年7月19日

我快3歲了

馬上就要回家啦

想想真是既激動又緊張呢

 

我的大名叫天宮二號

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空間實驗室

這點超過了我的大哥

天宮一號,嘿嘿

我的身體由兩部分構(gòu)成

分別是實驗艙和資源艙

我重達8.6噸,全長10.4米

太陽翼展寬18.4米

最大直徑3.35米

可實現(xiàn)多名航天員在艙內(nèi)中期駐留

圖片來自新華社

 

別看我和大哥天宮一號的個頭

都差不多

其實我倆各自擔負的任務(wù)

很不一樣呢

大哥他主要是進行交會對接試驗任務(wù)

而我當然不能辜負

“中國首個真正空間實驗室”的名號

進行了10多項重要的科學(xué)實驗任務(wù)

這可是載人航天歷次任務(wù)中

應(yīng)用項目最多的一次

我很厲害吧?哈哈

 

在天上的1000多天里

先后有1艘載人飛船1艘貨運飛船

(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

2名航天員

(神十一乘組的景海鵬、陳冬)

上天探訪過我


景海鵬(左)和陳冬在天宮二號實驗艙向全國人民問好并敬禮(攝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琚振華 攝

原本我只要在天上

待滿2年就可以回家了

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額完成任務(wù)啦

這點和我大哥天宮一號一樣

我倆都是超額完成了任務(wù)

我倆都超棒的哦!

在告別之際

先來回顧一下我的一生吧

時光回到3年前

2016年9月15日

22時04分12秒

同樣是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帶著祖國人民的熱切期盼

伴著中秋的一輪皎潔明月

我乘著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

飛向了無垠的太空

進入了平均軌道高度

400公里左右的近圓軌道

自此接過了我大哥天宮一號的衣缽

繼續(xù)為中國空間站事業(yè)添磚加瓦

加油鴨

天宮二號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作為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

自然工作起來

也不能絲毫懈怠

前面說過了

在軌運行的1000多天里

我見證了10多項科學(xué)實驗任務(wù)的完成

作為我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

我的角色扮演還算優(yōu)秀吧

可以給自己打個99分

少1分是怕自己太驕傲

此外我還肩負著驗證

空間站建造運營的

三大關(guān)鍵技術(shù)的重要任務(wù)

一是實現(xiàn)航天員的中期駐留

二是實現(xiàn)推進劑在軌補加

三是進行在軌維修技術(shù)試驗

這三點都很重要哦

第一點能讓從地球上來的航天員

在太空待久一點

多做一些科學(xué)實驗

第二點能讓太空中的飛行器

再不怕燃料不夠了

因為要實現(xiàn)真正的空間站駐留

定期為空間站“太空加油”

防止軌道過低是常規(guī)操作哦

第三點更是666

空間站在天上飄著

萬一哪個零件故障了

把零件用飛船送回地球去修

畢竟是一件麻煩的事

故而掌握在軌維修技術(shù)十分有必要

在軌穩(wěn)定運行期間

不僅為空間站建設(shè)運營和載人航天

成果應(yīng)用推廣積累了重要經(jīng)驗

還在資源環(huán)境、大氣、

湖泊、農(nóng)業(yè)、林業(yè)、

航天醫(yī)學(xué)等多個領(lǐng)域

獲得了大量的應(yīng)用成果

2016年10月19日凌晨

在我獨自飛天一個多月后

我與神舟十一號飛船

完成了自動交會對接

來自祖國的航天員

景海鵬、陳冬如約而至

于當日6時32分

先后順利進駐

自此我陪伴他們度過了

為期一個月的太空生活

這標志著祖國向建設(shè)空間站、

航天員中期駐留的夢想

又接近了一步


圖片來自新華社

和航天員一起度過的這30天

是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時光

而其中最美妙的記憶

當屬11月17日“天地連線”

為全國小朋友們獻上的

一堂精彩紛呈的“太空科普課”了

為小朋友

主講這堂科普課的

除了天上的景海鵬和陳冬哥哥

還有在地面的王亞平姐姐

她就是3年多以前在天宮一號中

向全國中學(xué)生們“太空授課”

的主講老師王亞平大姐姐哦

2016年11月17日,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左二)、陳冬(左一)與地面上的航天員王亞平(右一)一起為全國青少年小朋友錄制的一堂“太空科普課”上線播出。新華社發(fā)

這堂“天地連線”講課的精彩程度

一點也不輸于我大哥天宮一號上的

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因此,我驕傲

2017年4月27日

12時23分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

精確控制下

我與我國首艘自主研制的

貨運飛船天舟一號

成功進行了自動交會對接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模擬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供圖)

這次“太空握手”非比尋常

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

與第一個空間實驗室的握手

而在當天晚間19時07分

我與到訪的天舟一號

順利完成了

我國首次“太空加油”試驗

這標志著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wù)全部完成

我國自此邁入空間站時代

2018年9月15日

我順利完成了

預(yù)定兩年的任務(wù)

從此開始超期服役

給祖國人民帶來更多的驚喜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

我終于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追尋著大哥天宮一號的足跡

重新回到

地球母親的懷抱中來

注意哦

這次可是受控離軌

比我大哥天宮一號的

無控離軌強不少呢

允許我再驕傲一次

這就是我——天宮二號的一生!

現(xiàn)在

真的要說再見了

不過

大家不要太想我哦

未來

我的弟弟妹妹們

還會繼續(xù)替我陪著大家哦


再見,天宮二號;你好,中國空間站!

圖文簡介

歡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