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輛月球車,蘇聯的月球車1號因能源不足駐足月面后16個月,月球車2號于1973年1月8日被月球21號探測器帶到了月面上。本篇,讓我們來講講月球車2號的故事。

月球車2號高135厘米,長170厘米,寬160厘米,重840千克,比月球車1號還重84千克。相比而言,我們的玉兔2號就顯得十分“嬌小”,只有約140千克,不愧是目前為止全球最輕的月球車。

月球車2號模型

回到月球車2號,它的輪子采用8輪獨立懸掛方式。這樣,當一只輪子被卡住或者陷入其他困境中時能夠保證其他輪子正常工作,同樣就能夠使月球車2號脫離困境。

技術人員在調試月球車2號的車輪

月球車2號裝載了3臺電視攝像機,其中位于車頂的攝像機用于導航,能以不同速率,即3.2、5.7、10.9或21.1秒/張的速率返回高分辨率圖像。地面人員據此以及月球車2號傳回的其他圖像來指揮它在月面行走。

月球車2號攜帶的3臺攝像機

除了3臺攝像機,月球車2號還攜帶了月壤探測器、太陽X射線實驗儀器、天體光度測量計、磁力計、輻射計等科學儀器。這些有效載荷在月球車2號巡視期間,拍攝了月表圖像并分析了周圍光照水平,以此來研究在月球表面進行天文學觀測是否可行。

此外,月球車2號還進行了從地球向月球發射激光束的激光搜索試驗,觀測了太陽X射線,測量了當地磁場并研究了月球表面物質的力學性質。

月球21號探測器帶著月球車2號著陸在了月球表面的澄海地區,之后,月球車2號來到月面開始巡視勘查工作。一切似乎都很順利,直到1973年5月9日,月球車2號突發意外,它墜入了一個5米深的隕石坑中。

月球21號著陸月面示意圖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5米深的隕石坑在一個更大的隕石坑里。于是,由于坑壁的遮擋,陰影下的月球車2號無法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獲得能量從而逃出困境。

當然,月面也有日起日落,所以總會有太陽光能夠照射到月球車2號太陽能電池板的時候。然而,當地面人員遙控著月球車2號離開深坑的時候,太陽能電池板碰到了隕石坑的坑壁,一部分松軟的月壤進入到了太陽能電池板的電池中。

月壤質地松軟,容易揚起

盡管這次小意外似乎只損耗了月球車2號的一部分電力,但卻埋下了產生隱患的種子。日落后,月面迎來了夜晚,月球車2號像往常一樣關閉了太陽能電池板。沒有人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電池中的月壤落入了散熱器中。

月球車2號月面巡視示意圖

當太陽逐漸升起,太陽能電池板再次開啟開始工作,月面溫度也開始升高到100℃以上。由于月壤是熱絕緣體,能夠阻止熱量散發,于是,散熱器沒能正常工作,直接導致月球車2號儀器艙內部溫度過高,儀器設備很快就被燒壞了。

盡管如此,月球車2號還是工作到了1973年6月4日。在約四個月的時間里,月球車2號行駛了約39千米,這也使它成為了人類目前為止在地外天體上行駛第二遠的車輛。

月球車2號行駛路線圖

第一名是機遇號火星車,它在火星表面行駛了約42千米,歷時11年零2個月,達成此紀錄的時間晚于月球車2號四十多年。

機遇號火星車

月球車2號還為地面傳回了86張全景圖和80000多幅照片,考察面積是月球車1號的4倍,勘察了其他探測器很難到達的月面溝紋和高地,可謂是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月球科學概論》《國際太空》《探月的故事》




承讓!這輛月球車堪稱月球“草上飛”,與第一名只差3千米

圖文簡介

世界上第一輛月球車,蘇聯的月球車1號因能源不足駐足月面后16個月,月球車2號于1973年1月8日被月球21號探測器帶到了月面上。本篇,讓我們來講講月球車2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