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媽媽都開始關注“產后康復”,大家漸漸意識到產后的及時康復與運動對于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周圍,不少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后都會出現尿失禁、性生活滿意度下降、腰痛、頸肩疼以及體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能早早就引起重視,從預防上著手,很多其實都是能夠避免的。所以,下面要更新一個觀念:真正的產后康復其實應該從備孕期就開始!

 一、部分現代女性的生活及體能特點

  對于現代女性而言,很大一部分人長期久坐不動,并且有不良坐姿,同時還缺乏運動以及專業的運動指導,因而往往會有以下問題存在:

  1、雙下肢力量不足;

  2、骶髂關節活動異常;

  3、髖關節相對僵硬(無法控制骨盆前后傾);

  4、腰椎過度靈活;

  5、核心肌群穩定性差。

  二、孕期骨骼肌肉系統的改變:

  1、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變,我們的韌帶會變松弛,尤其是恥骨聯合、骶髂關節、腰椎部位。

  2、由于胎寶寶體積與體重的逐漸增大,孕媽媽的重心會往前往上移,產生代償性姿勢:腰椎與頸椎前凸增加、骨盆過度前傾。當腰背部的筋膜肌肉過度松弛時,關節周圍的連接變脆弱、軀干與骨盆的穩定性下降。

  3、孕期需要大而穩定的支撐面去行走,孕媽媽的髖關節外旋角度會逐漸增加,很多孕媽媽走路的時候都是雙手托腰,腳面外八、搖擺行走,這是是我們在外面經常見的孕婦步態,也戲稱為“鴨媽媽步態”。

  4、孕期由于乳房的增大,部分孕媽媽還可能會出現肩胛骨前突、上肢過度內旋,形成圓背。

  5、由于胎寶寶體重的增加,盆底肌群所承受的壓力進行性增大,所以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約2cm左右,脫離它本身的正常位置,甚至有的孕媽媽會有“尿失禁”現象。

  三、如果任由孕期骨骼肌肉系統的改變,而不加以重視和應對會怎樣?

孕期隨著胎寶寶體重的增加,對孕媽媽身體力量尤其是下肢力量、核心力量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在懷孕之前身體力量就很差,腰骶部本身就不穩定,這種狀態要度過“十月懷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產后腰骶部、骨盆、頸部等也很容易落下“病根”。

  另外孕期姿勢與體態的變化不會像身體的其他器官功能一樣,在產后自動調整至正常,所以要把產后康復放在相當重要的高度,引起足夠重視。

  四、引起問題的原因以及問題可能會導致的嚴重后果都說清楚了,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具體該怎么做!

  首先,從備孕開始,準媽媽就要矯正錯誤的姿勢和體態,并將良好的體態維持下去。然后我們得有意識的通過適當的運動增加下肢及核心部位的力量。在自己評估不確定的情況下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健身教練、瑜伽老師等)。

  針對于盆底肌群的鍛煉,最方便、經濟、有效的方式就是凱格爾運動。它是1948年美國的婦科醫生阿諾德·凱格爾第一次提出的。凱格爾運動是自主、反復地收縮和放松盆底肌肉。長期規律的進行凱格爾運動可以幫我們增強支撐尿道、膀胱、子宮和直腸的盆底肌肉群張力,預防盆底的問題,這個運動越早開始,堅持越久則越好!

  最后,再跟大家強調一遍:最好的產后康復,應該從備孕階段就開始,早早對自己的身體“查缺補漏”,才能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減少產后病痛的發生。

孕期骨骼肌肉系統的改變

圖文簡介

要想更好的做到產后身材的恢復,在懷孕期間就要格外注意骨骼肌肉的鍛煉,做到科學懷孕,健康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