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木薯含氰化物,處理不當會中毒。


2、木薯淀粉常用于食品,比如奶茶的珍珠。


3、木薯發酵酒精制作白酒需控制氰化物含量。


4、木薯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主食。


5、木薯在畜牧業和其他工業領域也有很多用途。


網上曾經有個說法,說奶茶里面Q彈的“珍珠”是塑料做的,不能吃。


這顯然是胡說,誰能把塑料做得那么好吃?


不過,說它有毒似乎也有道理,畢竟它的原料是一種有毒的植物,叫做木薯。


那“珍珠”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經常吃?


木薯是一種常見熱帶農作物,和土豆、紅薯并稱世界三大薯類作物。


它原產于南美,現在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是當地老百姓的主食之一,有的直接蒸煮食用,有的做成糕點、甜品等。


木薯和紅薯供人食用的部位都是膨大的塊根,主要成分都是淀粉,而且長得有點像。


但它們其實是完全不搭邊的物種,紅薯是草本植物,而木薯是灌木。


木薯生命力頑強,可以在相對貧瘠的土壤生長,而且它的產量很高,平均每畝可達4000斤,最高紀錄超過12000斤。


現在全世界吃木薯的人超過8億,全球年產量約3億噸,其中半數以上產自非洲。


它于19世紀20年代傳入中國,現在主要栽培在廣西、海南、廣東、云南、福建等地。


此外,木薯的塊根、樹葉及加工廢料都可以作為動物飼料,木薯還可以用來生產樹脂、涂料、粘合劑、薄膜、酶制劑、藥物等化工產品。


木薯中含有一種叫做氰苷的物質,這種物質產生苦味,是植物保護自己的“武器”,常見于種子和嫩葉。


氰苷在胃里可以被分解并釋放劇毒的氫氰酸,食用過多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苦杏仁中毒就是這個原因。


(甄嬛傳里面也有用木薯粉下毒的情節,不過故事背景是雍正年間,木薯還沒有傳入國內)


木薯的根莖葉都含有氰苷,但新鮮塊根中最多,且不同木薯品種的氰苷含量差異很大。


民間有種說法是,木薯分為苦木薯和甜木薯,而甜木薯是無毒的。


其實這個說法并不對,比如菲律賓就曾經出現過甜木薯中毒導致多人死亡的案例。


所以無論什么品種,木薯食用前都需要去皮、漂洗、徹底做熟或再加工才能保障安全。


木薯淀粉含量高,占干重的70-80%,除了直接食用,還可以用于食品工業。


比如通過發酵工藝生產果糖、葡萄糖、食用酒精、氨基酸(味精)等高附加值食品原料,其中食用酒精是可能存在氰化物的。


國內有一些白酒是用木薯發酵的酒精勾兌,為控制潛在中毒風險,中國的白酒國家標準(GB2757-2012)規定,氰化物(按氫氰酸計算)每升不超過8毫克。


另外,由于人體可以代謝氰苷且沒有蓄積性,只要不是短時間大量攝入就沒事。


因此即使偶有超標,喝酒導致氰化物中毒的概率仍然非常小(酒精中毒的可能性更大)。


木薯更重要的用途是提取木薯淀粉,而經過加工的木薯淀粉幾乎沒有導致中毒的風險。


木薯淀粉可加工成粉絲、粉條、蝦片、餅干、面包、啤酒等食品,奶茶的珍珠(又叫粉圓)、水晶蝦餃的餃子皮常常是用它制成。


所以奶茶中的珍珠經常吃也沒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奶茶常常能量很高,發胖才是它最大的健康風險吧。

木薯有毒怎么了?最后還不是“真香”!

圖文簡介

網上曾經有個說法,說奶茶里面Q彈的“珍珠”是塑料做的,不能吃。這顯然是胡說,誰能把塑料做得那么好吃?不過,說它有毒似乎也有道理,畢竟它的原料是一種有毒的植物,叫做木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