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作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阻塞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壞死。

目前最主要的解除冠狀動脈狹窄、恢復心肌灌注的方法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外科手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即“搭橋術”)和二者結合的雜交手術方式。

近年來,隨著技術和器械的不斷發展,PCI已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PCI開始時僅限于球囊成形術,稱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而現在PCI還包括了其他解除冠狀動脈狹窄的新技術,如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等。

當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提示冠狀動脈狹窄超過管腔的75%、且無禁忌前提下,可通過PTCA(球囊擴張術)治療。用特制的心導管、球囊,通過橈(股)動脈送至病變處,通過擠壓成型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解除其狹窄,改善其對心肌血供的一種非外科手術方法,是目前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的基礎。但由于血管壁彈性回縮、血管負性重構和內膜增生等原因,單純球囊擴張術6個月內血管造影再狹窄率達30%~40%。因此,為降低冠狀動脈的再狹窄率,常需要放置一枚或多枚支架,并長期應用抗血小板藥物。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是一種機械性的介入治療手段,它是將支架置放于冠狀動脈病變處,經球囊擴張釋放或自膨脹方式支撐住血管壁,以保持冠狀動脈管腔的開放。冠狀動脈支架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了金屬裸支架、藥物洗脫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制歷程。

金屬裸支架(BMS)的植入可顯著減少PTCA的再狹窄,并可以處理夾層和急性血管閉塞,成為冠脈介入治療的一個里程碑。當金屬裸支架成功地用于臨床治療后,馬上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克服人體對支架的“攻擊”。原來,機體把支架當成異物,把支架和動脈膜接觸的部位當成創傷區。有了創傷,人體就要對其進行修復。于是,動脈的支架處就會出現炎癥反應。許多病人,尤其是糖尿病人,在金屬支架周圍出現嚴重的疤痕組織增生。這種疤痕組織增生,嚴重的時候可以造成暢通了的動脈重新狹窄,甚至堵塞。

2003年,藥物洗脫支架(DES)投入臨床,使支架的再狹窄率明顯降低,使冠脈介入治療又進入到一個新的紀元。目前,藥物支架使PCI治療成為冠心病急診和住院的首選治療方案,全國已經有近千家醫院開展PCI?手術治療。國產冠狀動脈支架以其物美價廉吸引國內眾多普通家庭消費群體,據統計,國產冠狀動脈支架銷售額已經占據國內市場70%以上。

藥物洗脫支架是利用裸金屬支架平臺攜帶(載)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涂層,以及抗血管內膜增生的藥物,在血管局部洗脫釋放,有效抑制支架內膜增生,以預防支架內再狹窄的支架。目前使用的藥物洗脫支架所載藥物包括雷帕霉素、紫杉醇等,不同藥物洗脫支架間主要臨床終點事件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經過技術改良,更發展出可降解聚合物涂層和無聚合物載藥涂層技術。

隨著藥物洗脫支架的大規模的臨床應用,支架植入后的6?個月內再狹窄率確實降到了令人滿意的水平。但其長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卻引起了臨床工作著的廣泛質疑。

2006 3 月美國心臟病學大會報道了藥物涂層支架晚期血栓事件,以及此后一系列關于支架內再狹窄的報道 , 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藥物涂層支架的遠期安全性問題。 FDA 為此也作出聲明, 指出采用永久聚合物載體支架治療的患者可能由于支架血栓而導致死亡和心梗發生率發生較明顯的增加。

根據美國心血病管領域權威期刊JACC發表的文獻,一位冠心病患者在10年的時間內,接受28次介入手術治療,共植入67個金屬支架。這些支架連在一起,超過1.3米,成為名副其實的“鋼鐵俠”。藥物洗脫支架可以成為幫助血運重建和緩解癥狀的好工具,同時不幸的是,它們容易發生支架內血栓和再狹窄。如果術后的藥物治療沒有或沒有完全控制病情,那么將別無其他可以替代治療的方法。這種“血管金屬化”,會造成患者病情極度惡化。

也就是說,如果醫生在冠心病治療過程中使用支架將狹窄或堵塞的血管疏通和重塑, 患者完全康復后,被干預治療的血管不留任何痕跡,可以給病人留有多次導管治療的余地,將是最完美的。

為此,第四代冠脈支架, 即生物可吸收支架誕生,其支架材料由完全可在體內溶解的高分子多聚物(PLLA)或金屬(鎂、鐵)構成。支架植入后 6 個月到 1 年開始降解,至3 年完全降解完畢,不留任何異物在人體血管之中,血管的結構和功能恢復,實現“血管再造”。 完全可以杜絕支架潛在的晚期血栓和極晚期血栓等臨床并發癥的發生。截至目前,國產生物可吸收支架已有批準上市。其臨床試驗數據表明,在嚴格的病變血管選擇和規范的手術操作情況下,可降解支架具有不劣于與藥物洗脫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綜上,從目前市場形式來看, 隨著可降解聚合物藥物支架臨床試驗陸續展開,可降解材料制造的心臟支架會逐漸替代不可降解的金屬支架, 可降解支架材料已經成為國際心臟支架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



治療冠心病新武器:生物可吸收支架

圖文簡介

生物可吸收支架較金屬支架,避免了金屬支架植入對人體產生長期異物影響,有可吸收性、對人體無明顯副作用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