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別名川白芷、杭白芷、香白芷等,具有散風去濕、排濃止痛的功效,全國年銷量達300萬公斤左右,為常用大宗中藥材。現介紹其采收與加工方法:

  一、采收方法。

  白芷主產于我國四川、山東、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等10多個省區。該品野生于山地林緣、河岸、溪邊以及沿海的叢林礫巖上,現已多為人工種植。

  白芷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植株開始枯黃、枝莖發脆時采收為宜。采收過早,植株還在生長,根條營養物質積累不充分,加工回收率低;采收過遲,新芽長出,消耗根部貯藏的營養物質,影響產品質量。采收宜選擇在晴天進行,先將上部莖葉割除,再用鋤頭將其全根挖起,抖去泥土(勿用水洗),除去蘆頭,運回加工。

  二、加工方法。

  將采挖回的白芷鮮根,放在水泥地面曝曬1~2天,抖掉余泥余土,除凈須根,按根條大小分成大、中、小三個等級,然后放入硫磺爐(柜)內,大條放中間、中小條放在周圍,用麻袋蓋嚴,按每1000公斤鮮白芷用硫磺7~8公斤,點燃硫磺熏蒸,經24小時后取出根條,用刀切開小段,在切口上涂上碘酒,若呈現藍色而又很快消失,說明已經熏透,即可熄火停止熏蒸,從爐內取出攤放于水泥曬場或竹席上曝曬,曬至敲擊時發出清脆響聲,說明已經干透。在加工過程中,若遇到陰雨天,可放在通風干燥處,待晴天再曬或用無煙煤(干透的木柴也可)燃燒烘干。少量烘烤時,把大根放在烘爐中央,中、小根放在四周,頭向下尾向上(不宜橫放)擺放,溫度保持在50~60℃,烘烤至半干時翻動1次,將濕度大的放中央,比較干的放在四周,烘至干透為止。大批量烘烤,可用烘房,大條放在下層,中條放在中層,小條放在上層,每層厚5~6厘米,烘房溫度控制在60℃左右,每天翻動1次,經6~7天即可全干。

  商品白芷以條粗壯、體重、粉性足、香氣濃郁、無黑心枯心者為優。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白芷中的含硫量不可超標,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白芷采收與加工方法

圖文簡介

白芷別名川白芷、杭白芷、香白芷等,具有散風去濕、排濃止痛的功效,全國年銷量達300萬公斤左右,為常用大宗中藥材。現介紹其采收與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