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薏苡。薏苡又名薏仁、苡米、六谷子等,我國各省區均有種植。薏苡種子繁殖分為春播和夏播,春播在4月中、下旬進行。處理方法:播種前用冷水浸泡1~2個晝夜,選取飽滿種子,再用60℃溫水浸泡10~20分鐘,然后用布袋包好置于3%~5%生石灰水中浸泡2~3天,或用1∶1∶100波爾多液浸泡24~72小時。如此處理后再進行播種,既可防治黑穗病,又能催芽,提高出苗率。

  七、穿心蓮。穿心蓮又名一見喜、欖核蓮等,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主產于云南、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區。穿心蓮種子種皮上有一層蠟質會阻礙發芽。處理方法:播種前按1份種子加入2份河沙的比例,混勻后裝入布袋內反復搓揉,磨掉表皮蠟質直至表面失去光澤,再將種子放入40~5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保持濕潤2~3天,當個別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八、雞骨草。雞骨草又名紅母雞草、黃食草等,主產于廣東和廣西。雞骨草種子繁殖在每年的3月。處理方法:播種前,選擇無病蟲害、成熟飽滿的種子,以每份種子加3份河沙相混合后進行搓擦,搓薄種子外皮,然后去掉河沙,種子用溫水浸泡24小時,中間換水2次。待種子吸收水分膨脹后,撈出滴干水分即可播種。

  九、白術。白術又名于術、於術、浙術等,主產于浙江、江蘇、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白術種子繁殖宜在“清明”前后進行。處理方法:播種前將種子放入25~30℃溫水中浸泡24小時,促使種子吸足水萌動,待胚極露白點時即可播種。

  十、川牛膝。川牛膝又名牛膝、拐膝等,主產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川牛膝種子繁殖宜在“清明”前后進行。處理方法:播種前用40℃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待種子潤透后撈出放容器內,置溫暖處,每隔1~2天翻動1次。若溫度不足則灑水,待幼芽萌發時播種。(完)

10種中藥材春播種子處理方法(下)

圖文簡介

中藥材種子在播種前進行合理處理,可以達到發芽整齊、促進種子萌芽和幼苗健壯生長、預防病蟲害的效果。當前正值春播春種,筆者特將10種中藥材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