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容縣,鐵皮石斛人工栽培的模式較多,主要有利用庭院、屋頂、山坡、魚塘、容器、樹體等為空間載體進行栽培。廣西容縣俊燁鐵皮石斛有限公司和當地石斛合作社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出四種簡易蔭棚栽培模式。根據2015年容縣鐵皮石斛規模種植的常規水平,鐵皮石斛組培苗經過3年人工栽培,每平方米(實種)可產成品鮮條1公斤,以市場價格400元/公斤計算,每667平方米(畝)蔭棚實種面積約為400平方米,3年每667平方米(畝)總產值為16萬元;魚塘模式實種面積按300平方米算,3年每667平方米(畝)產值為12萬元,如魚塘養塘角魚3年,每667平方米(畝)總產值為4.5萬元(2250公斤×20元/公斤),總產值合計16.5萬元。四種栽培模式,種植者可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模式。現將這四種模式總結介紹如下。
一、四種栽培模式介紹。
1.山坡地簡易蔭棚栽培模式。山坡栽培是指選擇在水源優質、氣流順暢、水汽充足、四周林蔭,小于30度的坡地,對坡地進行地面改造,并搭建簡易蔭棚和栽培床,以此開展鐵皮石斛人工栽培的生產模式。山坡栽培的優勢是土地成本低廉,石斛生境自然,陽光露水充足,病蟲害發生少;缺點是交通、水電不便,安全管理投入大。另外由于坡地位置一般較高,易受風害,在搭建鋼架蔭棚時高度不超過3米。
2.庭院簡易蔭棚栽培模式。庭院栽培是指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利用現有場地搭建簡易蔭棚和栽培床,以此開展鐵皮石斛人工栽培的生產模式。如庭院太陽直曬時間較短或沒有太陽直曬,也可選擇不搭建遮陽網;如庭院比較空曠、陽光充足,太陽直曬時間長則要在4~11月期間利用簡易蔭棚進行遮陰,以免石斛受到日灼。庭院栽培融鐵皮石斛的觀賞性和經濟性于一體,利于日常管理、可控性強、空間效益高,是庭院環境美化、休閑農業開發的好項目;缺點是容易受到非管理人員的干擾,病蟲鼠害種類多,防治成本高,種植面積偏小,不利于規模化生產。
3.屋頂簡易蔭棚栽培模式。屋頂栽培是指利用結構堅固的平頂房屋,在屋頂搭建簡易蔭棚和栽培床,以此開展鐵皮石斛人工栽培的生產模式。屋頂空曠、陽光充足,太陽直曬時間長,必須利用簡易蔭棚進行遮陰,以免石斛受到日灼。屋頂栽培充分合理利用了房屋的閑置資源,利于日常管理、可控性強、空間效益高,能有效改善家庭生活環境。由于屋頂私密性強,也是貴重鐵皮石斛栽培材料存放首先之地;缺點是屋頂位置較高,易受風害,在搭建鋼架蔭棚時高度不超過3米,且病蟲鼠害種類較多,防治成本高,種植面積偏小,不利于規模化生產。
4.魚塘簡易蔭棚栽培模式。魚塘栽培是指利用養殖甲魚、塘角魚等魚塘水面以上,高至3米左右的空間,增設磚砌立柱或水泥立柱,立柱高出魚塘水平面10厘米為宜,形成承重基礎,其余可參照屋頂栽培搭建簡易蔭棚和栽培床,以此開展鐵皮石斛人工栽培的生產模式。魚塘栽培要考慮蔭棚對魚的生長影響,不宜超過魚塘面積的50%。該模式的優點是空間資源綜合利用,可控性強、綜合效益高,利于防控病蟲鼠害,利于魚的生長,是休閑農業開發的好項目;缺點是水面開闊蔭棚易受風害,種植面積小,不利于規模化生產,生產操作在水面通道,安全生產隱患多。
二、設施的基礎建設。蔭棚(高2~3米,斜度15度)和苗床(寬1.2米、架空高度80厘米)是鐵皮石斛栽培的空間載體,建設材料主要有鍍鋅管(直徑1~3厘米)、遮陽網(遮光率80%)、卡槽、卡簧、塑料網(網孔0.8厘米)、基質等。在以上介紹的四種栽培模式中,以山坡模式和魚塘模式基礎建設投入相對較大,主要原因是山坡模式需要將地面進行適當平整,苗床之間的工作通道需采取水泥硬化或鋪設地磚;魚塘模式需增設磚砌立柱或水泥立柱,用木板搭建水面工作通道。
三、栽培基質準備。鐵皮石斛的栽培基質要求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不易發霉,無病菌和害蟲潛藏者為宜,可以選擇松樹皮、刨花、蕨根、細木粒、花生殼等作為栽種基質。四種栽培模式的基質構成均可選擇松樹皮和花生殼。基質的處理對于鐵皮石斛的生長很關鍵,使用前要將基質進行發酵處理。基質發酵過程中不但會產生高溫將潛藏在基質里的病菌和蟲卵殺死,還能讓基質腐熟分解,有利于鐵皮石斛根系的吸收。對基質進行發酵時,要先把基質濕透,然后用黑色的薄膜進行密封堆漚,每隔10天要把薄膜打開,將基質翻倒一遍,在翻倒的過程中發現不夠濕的基質要進行加濕。一般發酵時間要達到30天以上。
四、水肥管理。
1.澆水管理。鐵皮石斛生長過程中,主要靠氣生根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同,幼苗期對水分要求比成年植株高。環境空氣濕度對其生長影響比較大,一般80%以上的空氣濕度比較好。由于鐵皮石斛的根無根毛,根表面面積小,不能讓基質長時間有過多的水分積壓,以免造成根部腐爛,影響其生長。因此,保持苗床基質濕潤就好,切勿過量澆水。此外,還需要根據季節不同來調整澆水的時間,如夏天溫度較高則要在早上或傍晚澆水,中午不能澆水,以免高溫高濕容易造成病害。冬天溫度較低則要在日出后澆水,不可在在早上或者傍晚澆水,特別是不能在晚上澆水,以免植株表面有積水過夜,早春、秋冬季易造成凍害。
2.施肥管理。根據筆者多年對鐵皮石斛的研究,從其吸肥的規律和特性來論,鐵皮石斛需要“薄肥勤施”。施肥濃度大次數多往往會給鐵皮石斛造成肥害。可用高蛋白的花生麩經過生物菌發酵腐熟給鐵皮石斛施肥。施肥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把發酵好的花生麩撒在苗床的基質上,注意肥不要與植株直接接觸,以免造成植株芽,葉燒壞,每年可在其生長旺季施1~2次;第二種是把發酵好的花生麩對水后對鐵皮石斛進行噴施,濃度比為1∶50,每月施2~4次。
鐵皮石斛四種栽培模式管理要點
圖文簡介
在廣西容縣,鐵皮石斛人工栽培的模式較多,主要有利用庭院、屋頂、山坡、魚塘、容器、樹體等為空間載體進行栽培。廣西容縣俊燁鐵皮石斛有限公司和當地石斛合作社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出四種簡易蔭棚栽培模式。根據2015年容縣鐵皮石斛規模種植的常規水平,鐵皮石斛組培苗經過3年人工栽培,每平方米(實種)可產成品鮮條1公斤,以市場價格400元/公斤計算,每667平方米(畝)蔭棚實種面積約為400平方米,3年每667平方米(畝)總產值為16萬元;魚塘模式實種面積按300平方米算,3年每667平方米(畝)產值為12萬元,如魚塘養
- 來源: 科普信息化建設
- 上傳時間: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