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國軍
制作:光明網軍事科技前沿
出品:科普中國
在電影《獨立日》中,有一組橋段讓人印象深刻。片中,一艘巨型的外太空母船進入地球軌道,釋放出三十多個小型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而飛船上部署的激光武器,只需一炮便把地球上的城市徹底摧毀。精彩的災難場面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讓觀眾遐想: 現實中究竟會不會存在這樣足以毀滅世界的超級殺傷性武器?
電影《獨立日》海報中,激光武器攻擊地球上的城市。
或許你并不知道,激光武器不是在影視劇中假想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蘇聯和英國的軍艦上就已經安裝了實驗性戰術激光武器,美法德等國也作了大量試驗。到90年代初,僅美國政府在激光武器上的研究花銷就達90億美元之多。
研制激光武器的費用是龐大的,那么世界各國為什么耗費那么大的資源去研發激光武器,其中主要有兩個奧秘:
首先激光武器具備以光速打擊的能力,這樣無法攔截和組織的攻擊對于幾乎所有的打擊對象都是致命的。
其次該武器具有快速、靈活、精確和抗電磁干擾等優異性能,在光電對抗、防空和戰略防御中可發揮獨特作用。
波音研制出激光武器:直接擊落60毫米口徑迫擊炮彈。
對于這么厲害的武器,利好消息在于激光武器所需要的元素也不難實現。只要有足夠的能量供應,激光武器可以持續工作,其彈藥近乎于無限。
所以各國對于激光武器的研發從未停止。特別是美國,近幾年不斷傳出新型激光武器進入測試,甚至試裝備的消息。報道中說,美軍已在兩棲登陸艦上試裝備了艦載激光武器,同時也在試驗機載激光武器。今年5月,已擁有比較完備技術的美軍順利地進行了一次車載激光武器的實驗。文中宣稱如果后續進行順利,到2025年美國的激光武器有望正式列裝??梢灶A想,屆時美軍的軍事實力又會完成一次飛躍。
盡管美國利好頻頻,但媒體中打出橫掃千軍的字樣,可謂之言之過早。激光武器發展歷程中,核心技術從固體激光器,到二氧化碳氣體激光器,再到化學激光器,技術不斷在推陳出新,但其實效果并不如預想得那樣完美。其原因在于有兩項核心問題至今都未解決,它們成為了激光武器全面列裝的最大障礙。
我國軍事專家張召忠曾對"霧霾防激光武器"在媒體上予以解答。
問題一:激光不能全天候作戰,受限于大霧、大雪、大雨等復雜天氣因素影響較重。并且激光發射系統屬精密光學系統,也受大氣影響嚴重,如大氣對能量的吸收、大氣擾動引起的能量衰減、熱暈效應、湍流以及光束抖動引起的衰減等,致使有效射程達不到預期。
問題二:激光武器瞬間需要發射出極大的能量,盡管它發射功率或許不大,但對能源的消耗和依賴可謂是巨大的。
綜上所述,激光武器真處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復雜的戰略環境,如雨、霧和硝煙等因素合力影響著它的性能。不僅如此,其能源消耗也不可小覷,誰都不敢保障會有不會枯竭的能源存在。所以激光武器在現實戰場上真想持續穩定地發揮威力,恐怕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美國空軍計劃為戰斗機和轟炸機裝備固態激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