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群

  制作:光明網軍事科技前沿

  出品:科普中國

  首次亮相的新方案

  在今年的“軍隊”-2016論壇上,俄軍公布了新的偵察車BRM-3K“猞猁”偵察車。該車由烏拉爾車輛工廠研制。其炮塔為AU-220M“貝加爾湖”,搭載了一門57毫米機關炮。AU-220M“貝加爾湖”炮塔于2015年首次對外公布,俄軍將其作為增強裝甲車火力的一項措施,據廠商介紹,該炮塔可以與俄軍現役以及將來裝備的多種裝甲車輛的底盤相適應。根據部分測試的結果,加裝AU-220M“貝加爾”炮塔之后的戰斗力有顯著提高。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已經有部分裝甲車安裝了AU-220M“貝加爾”炮塔。在“軍隊”-2016論壇上展出的BRM-3K“猞猁”的展出樣車只是其中一個。

資料圖:亮相“軍隊”-2016論壇上的BRM-3K“猞猁”偵察車

資料圖:亮相“軍隊”-2016論壇上的BRM-3K“猞猁”偵察車

  BRM-3K性能幾何

  BRM-3K“猞猁”裝甲偵察車在上世紀90年上半葉研制,該車由BMP-3步兵戰車的底盤改造而成,在成熟的產品上加裝了新技術來解決偵查方面的問題。除了在偵察和觀瞄方面的設備的差異之外,BRM-3K的基本性能指標同BMP-3步兵戰車差別不大。

資料圖:俄軍現役的BRM-3K偵察車。

  資料圖:俄軍現役的BRM-3K偵察車。

  動力和能源方面,采用了一臺UTD-29柴油機作為動力,功率為500馬力。與之相配變速箱則是四檔行星變速箱(行星齒輪變速器,是用行星齒輪機構實現變速的變速器。它通常裝在液力變扭器的后面,共同組成液力自動變速器。行星齒輪機構因類似于太陽系而得名。它的中央是太陽輪,太陽輪的周圍有幾個圍繞它旋轉的行星輪,行星輪之間,有一個共用的行星架。行星輪的外面,有一個大齒圈),變速箱具有反向變速能力。其旋轉裝置使用了靜液壓驅動裝置和選擇能力,可以在地面行駛和噴水推進器之間進行切換。車載供電方面,則是依靠一臺4千瓦的發電機。

資料圖:BRM-3K“猞猁”偵察車使用的UTD-29柴油機。

  資料圖:BRM-3K“猞猁”偵察車使用的UTD-29柴油機。

  車體的負重輪則是采用了六對負重輪的設計,與BMP-3步兵戰車一樣。懸掛方面的設計較為獨特,采用了扭桿和液氣混合懸掛,第二、第三和第四負重輪處則為扭桿懸掛,而第一、第五和第六負重輪處為液氣懸掛。故車底距地高可調整為可調范圍為190毫米-510毫米。驅動輪為車尾,與發動機相連。


 

資料圖:裝備在BMPT坦克支援車上的2A72 30毫米機關炮。

  資料圖:裝備在BMPT坦克支援車上的2A72 30毫米機關炮。

  作為一款偵察車,車內的特殊設備則是安裝在BMP-3步兵戰車乘員艙的位置。炮塔上依然保留了了30毫米的2A72機關炮和PKT車載機槍,炮塔的俯仰角負5度到64度。此外,也可以按照需要安裝反坦克導彈進行作戰。

  BRM-3K的偵察利器

  BRM-3K的炮塔上有3個位置用來安裝執行偵查任務用的特種設備。包括如下設備,1PN61“佩琴捏格”紅外夜視儀和1LN71“教材”-2熱成像儀,以及1D14激光測距儀,能夠保證該車全天候執行偵查任務。在炮塔的尾部則安裝了1RL133-1“信條”M雷達。如果條件允許,雷達天線可以安裝在三腳架上,可以更為有效的執行某些偵察任務。

資料圖:BRM-3K“猞猁”偵察車的電子設備安放示意圖。

  資料圖:BRM-3K“猞猁”偵察車的電子設備安放示意圖。

  為了解決車組成員任務分配的問題,成員們將會使用不同的設備對目標進行多重偵查。車上搭載的R-163-50U,R-163-10U和R-163-50K電臺都可以在沒有附加設備的情況下進行100千米范圍內的通信和數據傳輸。加裝額外的設備之后,其通信距離可以達到350千米。

  BRM-3K“猞猁”偵察車共有6名車組成員,分別是車長、駕駛員、領航員、電子設備操作員和炮手以及偵查群指揮官和通訊員。總之,所有的車組成員通過配合執行偵察等多種任務,進行數據的偵查和傳輸。

BRM-3K“猞猁”俄軍下一代偵查車方案已經確定?

圖文簡介

在今年的“軍隊”-2016論壇上,俄軍公布了新的偵察車BRM-3K“猞猁”偵察車。該車由烏拉爾車輛工廠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