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軍分區規范光榮軍屬牌懸掛秩序,補掛光榮軍屬牌58塊,摘除了4塊,并對437塊進行以舊換新——
“變色變味”的光榮軍屬牌,摘!
本報訊吳軍、記者曹琦報道:近日,陜西省寶雞市規范光榮軍屬牌懸掛工作有序進行,很多退伍戰士家中的舊牌換新顏,但也有個別家庭因為違反懸掛規定而被摘除。
6月初,寶雞軍分區接到群眾反映,曾在部隊服役的潘某2000年因瀆職被部隊開除軍籍,但其家中至今仍懸掛光榮軍屬牌。反映問題的群眾直言不諱:如果不加區別都掛光榮軍屬牌,就感覺牌子的含金量打了折扣。
群眾的反映和擔憂不無道理。牌子雖小,但卻為濃厚參軍報國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有個別不再適合懸掛牌子的家庭仍然懸掛,必然不妥。
不久前,寶雞市金臺區人武部一名干部在下鄉扶貧時看到,一戶人家門上懸掛的光榮軍屬牌已經破舊不堪,且字跡已難以辨認,在家做飯的老奶奶告知,孫子已經退伍8年了,于是這名干部便把牌子摘下并帶回了人武部。他打算找人武部領導商量更換老舊光榮軍屬牌事宜,但又考慮到該戶人家是退伍軍人家庭,是否還有必要懸掛光榮軍屬牌?他心存疑問,經查詢,并沒有找到相關規定。
“關系到部隊戰斗力的事,不能簡單處理。”該軍分區黨委高度重視此事,他們和寶雞市民政局組成聯合調查組,深入鄉鎮調研。
他們了解到,群眾對正在服役或已退出現役的人員和家庭,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認為這些家庭應該懸掛光榮軍屬牌,并作為一種終身榮譽來享受,而對于個別產生惡劣后果、在群眾中產生不良影響的人員,認為其家庭不應該再懸掛牌飾。
“一人當兵,全家光榮”氛圍的營造事關強軍興軍大局,必須慎之又慎。基于此認識,寶雞軍分區和市里相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反復研究,最終聯合出臺了《關于規范光榮軍屬牌飾懸掛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確:新入伍官兵家庭懸掛光榮軍屬牌工作,由各縣(區)民政局、人武部共同組織,軍分區負責監督檢查,確保不漏一戶;已經退出現役的官兵到所在縣(區)人武部和民政局安置辦登記報到后,可繼續懸掛光榮軍屬牌,也可自行摘除,由個人作為歷史榮譽收藏保留;因個人違法違紀等情況受到部隊懲處提前退出現役的軍人和發生違法行為的復轉軍人,在當地產生惡劣影響且經教育無效者,其家庭不再懸掛光榮軍屬牌,由各縣(區)人武部和民政局負責督導第一時間摘除。
記者了解到,該《通知》自下發以來,共補掛光榮軍屬牌58塊,摘除了4塊,并對437塊進行以舊換新,贏得駐地百姓紛紛點贊。
點評
■徐晶晶
榮譽不容摻雜質
“牌子雖小,但掛起來特別有面兒。”在軍屬們眼中,光榮軍屬牌是黨和國家對軍人家庭的褒獎,是軍屬享有的一項特殊的政治待遇。光榮軍屬牌不僅印刻著參軍男兒以身許國的熱血青春,還蘊藏著親人日夜為盼的無聲支持。在群眾眼中,它記錄的全是軍人軍屬所做的光榮之事,容不得半點雜質。
懸掛光榮軍屬牌是彰顯榮光的好事,好事就要辦好,不能因為相關部門工作不到位,導致出現不掛、漏掛、亂掛的現象,影響光榮的純度。(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