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網絡成為滋養官兵心靈的空間
在當今“無網不至、一網打盡”的互聯網時代,網絡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行為場域和活動空間,廣大官兵越來越多地從網上獲取信息、學習提高、休閑娛樂。在享受網絡提供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網絡帶來的諸多挑戰。如何鑒別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如何規范自己的網上言行,如何遵守網絡法規制度,這些都要求提升官兵網絡素養,進一步規范管網用網,使網絡成為助力官兵成長發展的“推進器”。
“網上有政治,網上有敵情,網上有陷阱”。當前,網上意識形態斗爭日趨激烈,一些西方國家借助自身網絡技術優勢,以及網絡傳播的自由性、無國界性、便捷性等特征,推銷其政治主張、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官兵理想信念帶來新的沖擊影響。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聲稱:“有了互聯網,對付中國就有辦法。”為此,應大力提高官兵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引導官兵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識別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廣大官兵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站穩正確政治立場。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同時也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在網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是面對面的直接交往,沒有了現實社會直接交往所具有的互相監督和道德約束。這就容易產生誤區,一些官兵認為網絡不是現實,把網絡看成是不需要任何約束的公共場所,從而弱化自律意識、滋生僥幸心理、放縱個人言行。人以德立,國以德興,網以德存。軍人職業的特殊性,對官兵使用網絡有著特殊而嚴格的要求,不僅在現實生活中應遵守道德規范,而且在網絡上也要履行道德責任。應大力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升官兵網絡道德素養,完善官兵個性和人格,增強自律意識和慎獨觀念,使官兵在網上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規范要求。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是現實社會的映射和延伸,每個人在網絡空間中活動也要知法、守法。當前,絕大多數官兵在網上表現出較高的法治素養,然而也存在違反部隊規定和相關法規的問題。有的把部隊番號代號、駐防位置等涉密信息發到網上,有的在與網友交談中“高談闊論”所屬部隊情況,有的沉溺于明令禁止的用軍人身份進行網絡交友行為,等等。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無論在現實社會還是在網絡空間,都必須堅守法律底線。對軍人而言,一些基本規定是明確的,如不能使用部隊番號或代號在互聯網上進行信息交流,不能從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統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不能制作、查閱、復制或傳播妨礙社會治安和淫穢色情信息等。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樹立網絡法治意識,更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自覺維護網絡秩序。
總之,提高官兵網絡運用中的政治素養、道德素養、法治素養,應當成為每名軍人的自覺行動,通過不斷學習和強化,增強對網絡信息的識別能力、利用網絡謀得自身發展的能力,以及網絡行為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而在網絡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自由徜徉,使網絡真正成為滋養官兵心靈的空間。楊朝釗 孫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