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洪山:韓部署“薩德”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中方不會坐視

  (環球網11月28日報道)11月28日,第四屆中韓公共外交論壇在揚州開幕。環球網作為協作媒體全程參與論壇報道。前方記者獲悉,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加強交流、增進互信”,下設三個議題,分別是“中韓青年間的文化傳承與共同責任”、“加強中韓經貿領域合作,應對亞洲經濟新挑戰”、“優勢互補的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新”。

20161128024

  上中小圖:美國“薩德”反導系統的核心單元:AN/TPY-2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對反射面積(RCS)為1平方米(典型彈道導彈彈頭的反射面積)的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約1200公里。 下左小圖:美國“薩德”THAAD(Terminal High-Altitude Area Defense 末段高空區域防御)反導系統,一套“薩德”反導系統由指揮車、ANTPY-2火控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該系統主要為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射程3500公里以內的中程彈道導彈。 左大圖:AN/PTY-2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末段部署模式”(TBM)和“前沿部署模式”(FBM)(右大圖)探測范圍對比圖。美方堅持只采用探測范圍600~800公里的“末段部署模式”(TBM)而一旦有需要,就能在9小時內將“末段部署模式”轉換探測距離2000公里的“前沿部署模式”,把探測目標從朝鮮變為中國或者俄羅斯。

  開幕式上,外交部部長助理錢洪山表示,中韓是近鄰,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兩國人民交流互鑒的故事廣為傳頌,但近期受“薩德”問題影響,中韓關系正面臨建交以來少有的嚴峻挑戰。

  錢洪山表示, “薩德”問題絕非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重大的戰略問題。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名義上是針對朝鮮核導威脅,實則有其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此舉將破壞地區和平穩定與戰略平衡,更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這有違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基本宗旨,也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中方對此不會坐視。

  錢洪山說,目前中韓各領域交流合作都已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盡管這并非中方所愿,但這也是中國老百姓對韓方有關舉動的自然反應,并將隨著韓美部署進程的推進而不斷加強。希望韓方正確理解,充分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和中方態度的嚴肅性,務必慎之又慎。

  ■韓代表:中韓關系正經歷一些困難 兩國不應損害已有信賴關系

  韓國際交流財團理事長李是衡在開幕式上表示,最近韓中兩國關系經歷著一些困難,兩國不應損害已有的信賴關系,需要更加鞏固這樣的互信關系。

  1150年前,新羅王國才子崔致遠在10歲的時候,在唐朝留學,7年后參加科舉,在揚州當了5年官。李是衡稱,崔致遠和揚州市已經成為中韓兩國公共外交的象征。雙方從“心信之旅”開始經過對希望和未來的討論,現在要探討相互信任的話題,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公共外交論壇不斷加強作為討論公共外交方案的平臺的作用。

  李是衡表示,最近韓中兩國關系經歷著一些困難,在這個時候,最有必要的就是人民之間的互信和信賴關系,解決問題,不應損害已有的信賴關系,反而我們更加鞏固這樣的互信關系。他認為,兩國人民之間人員交流和學識交流不應該停止,不應該減少,反而要更加擴大兩國之間的方方面面的交流。(郭鵬飛)

錢洪山:中韓關系正因"薩德"問題面臨嚴峻挑戰 中方對此不會坐視

圖文簡介

上中小圖:美國“薩德”反導系統的核心單元:AN/TPY-2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對反射面積(RCS)為1平方米(典型彈道導彈彈頭的反射面積)的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約1200公里。開幕式上,外交部部長助理錢洪山表示,中韓是近鄰,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兩國人民交流互鑒的故事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