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局】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近日,一則新聞吸引了島妹的注意力——“因為欠中國軍火費,津巴布韋還了35頭象、8頭獅子、12只鬣狗和1只長頸鹿”。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島妹的第一反應是,WHAT?!欠了軍火費拿幾十只動物還?你是來搞笑的嗎?這虧本的買賣我們不約!

  懷揣著疑惑且好奇的心情,島妹決定去好好扒一扒這則新聞背后的故事。果然,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出所料。

  貿易

  事情還要從幾天前說起。

  上周五,英國《衛報》發文報道稱,一批數量超過30頭的大象,在當天由津巴布韋運送到中國,這是津巴布韋對中國的一宗出口貿易。隨后,文章展開了批評,援引多位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論述,稱“(在大象出口問題上)沒有一件事是對的”。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衛報》報道

  事實上,津巴布韋的大象出口貿易由來已久,而這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外媒就大象活體貿易一事詬病津巴布韋了。

  島妹整理了此前西方媒體對此事的報道,發現這些專家、動物保護主義者和公眾人物對大象活體出口指責,主要集中在“違背道德準則”上。他們認為,捕捉大象可能會破壞大象族群的社會結構,并且大象在抓捕、運輸以及到達他國后可能因為處理不當等原因而喪命。還有一部分津巴布韋國內人士、反對派也批評其政府,指責這是在“偷下一代的自然資源”。

  針對這些批評的聲音,津巴布韋政府曾回應稱,一方面這是為了增加國家收入、帶活經濟;另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國內的生態問題,保護大象。

  先說經濟。自從2002、2003年開始,歐美各國就以津巴布韋總統羅伯特·穆加貝的選舉欺騙和人權問題為由,制裁津巴布韋政府,導致了津巴布韋經濟每況愈下,因而需要拓寬貿易渠道來增加收入。并且,津巴布韋每年在打擊偷獵大象、保育大象種群上也有不少花銷,通過出口大象也可以補貼這部分費用。據BBC報道,每出售一頭大象,津巴布韋政府可以獲得約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8萬)的收入。

  出口大象也有生態意義上的考量。由于氣候干旱和數量膨脹等原因,津巴布韋國境內的8.4萬頭野生大象生存艱難,許多大象死于饑餓和缺水;與此同時,數量龐大的象群有時也會制造麻煩,讓當地百姓不勝其擾。津巴布韋政府相信,出口一部分野生大象,可以緩解國內的生態問題,而接收大象的外國機構,也可以保障這些出口大象的生存。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但是,隨著歐美制裁手段的升級,美國政府在兩年前也宣布禁止從津巴布韋進口大象,原本活躍的美國進口商將生意轉移到了南非。于是,津巴布韋政府決定向中國、阿聯酋等多個亞洲國家出口大象。據BBC報道,截止到今年1月份,津巴布韋已經向中國出口了100頭大象。

  津巴布韋環境部長穆欽古里公開回應了外界質疑的聲音。她在今年年初到訪中國時說,“我們不會為這一貿易行為道歉,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大象,我們的人民與過量的大象一起生活并且遭到了象群的騷擾,”并且,“水資源的枯竭會導致一些大象的死亡, 與其讓它們死于缺水,更好的做法當然是把大象出售給能夠照顧好它們的國家?!?/strong>

  這位環境部長補充說,津巴布韋需要打擊偷獵者的資金和技術,中國也一直在提供這方面的支持,津巴布韋還會繼續向中國出口更多數量和種類的動物,她也相信中國會善待它們。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轉折

  好了,給大家普及完大象貿易的相關知識,咱們再來看看這件事之后神奇的走向。

  故事的二傳手是英國的《泰晤士報》。他們在本周一的時候發布了一篇報道,引用了不知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話,將這件事直接推向了一個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交雜的混亂局面。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據《泰晤士報》報道,津巴布韋總統夫人格雷絲·穆加貝向中國運送了一批包括35頭大象在內的野生動物,此舉是為了“還債”。而這筆債是格雷絲在為剛果民主共和國從中國購買軍裝時欠下的。

  文章報道稱,津巴布韋總統羅伯特·穆加貝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和他已逝的父親關系親密,津巴布韋還曾派遣過部隊幫助其鎮壓一支由盧旺達、烏干達和布隆迪支持的叛軍。

  隨后,該報道又引述了津巴布韋兩大反對派領導人對此事的批評,并且補充道,縱使津巴布韋的公務員因為政府財政危機而領不到薪水,津巴布韋總統及其家人還是前往了新加坡度假,而且假期長達一個月,為此耗費的資金達數百萬。文章最后還指出,津巴布韋總統夫人格雷絲想要繼承他丈夫之位一事的意圖,已經不是個秘密了。

  似乎開始有點陰謀的味道了。本是好好的一樁互利共贏的出口買賣,結果先是被一些西方媒體和個人指責傷害野生動物有違道德,接著又被添加進了所謂“軍費”、“剛果”、“想要繼位的總統夫人”等等政治元素,怎么看怎么覺得中國這槍躺得冤。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當然,事情到了這里還沒結束,國內的媒體接過了這第三棒,用“軍火費”直接代替了“買軍裝的費用”,這才導致了島妹第一眼看到這個新聞時的震驚。畢竟大家都清楚,軍火和軍裝,這倆可不在一個價值層面上。

  島妹順手又查了一下津巴布韋國內媒體對此的報道,包括國有報紙《先鋒報》、《每日津巴布韋》等在內媒體都對此事沒有任何報道,只有《津巴布韋人》等個別媒體轉載了《衛報》或者《泰晤士報》的原文。

  這事兒倒是讓島妹想起來,今年津巴布韋被“黑慘”的一個假新聞,當時我島還專門發文辟謠過。今年8月,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的所謂“里約奧運會未獲獎牌,津巴布韋總統下令逮捕代表團”的一條新聞,實際上是一個類似于非洲版“洋蔥日報”的論壇發布的假消息,經過尼日利亞、肯尼亞媒體報道,最終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不知道這次被稱作“用來還軍裝費”的大象貿易,真相到底如何呢?

  其實也很簡單。今天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直接回答了這個問題:

  “中國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幾家野生動物園近期通過津巴布韋主管部門,進口了35頭非洲象。有關款項由津方主管部門接收,將用于津巴布韋野生動物保護。大象啟運前,津方主管部門、野生動物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完成了對中方相關動物園以及在華非洲象情況的實地評估。

  我想強調的是,這是一次正常的商業行為,符合相關國際公約和中津兩國國內法律,不涉及任何其他國家或個人,媒體相關報道純屬無稽之談、別有用心。動物園從外國進口野生動物是國際慣常做法。中方有關動物園的技術條件達到國際水平,可以為非洲象提供良好照料,并可擴大非洲象保護宣傳。根據野生動物保護和貿易的科學規律,適度貿易有利于籌集更多資金,更好支持非洲象野外種群和棲息地保護?!?/p>

  所以,又是一次假消息。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專業

  另外,秉持著刨根問底的精神,島妹又特地就大象貿易一事采訪了獨立野生動物研究者季偉先生。

  問:對于《衛報》的報道中形容的津巴布韋把大象賣給中國賺錢的情況,是否有偏頗的地方?

  答: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其附錄II中現行的備注條件允許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向適宜的目的地出口活體非洲象。

  從數量上看,1980-2012年,津巴布韋總共出口了1219頭活象,其中南非進口最多,共381頭,大多數用于在南非境內建立新的非洲象群;非洲以外,美國最多,361頭,德國第二,253頭。英國也從津巴布韋進口過31頭非洲象,數量在歐洲國家排名第三。津巴布韋向非洲本土、歐洲、美洲輸出的活體非洲象數量,遠大于向俄羅斯、亞洲等地輸出的數量。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從保護級別來看,去年,美國從總共只有30多頭非洲象的斯威士蘭一下子引進了17頭非洲象,但是根據CITES附錄I的規定,斯威士蘭非洲象是需要在嚴格管制下才能進行的,其中包括進出口雙方都認為此項貿易對非洲象生存沒有危害。

  可見,輿論具有很大針對性,無論從數量上還是保護級別上,均存在嚴重不對等和錯位,事實與法規未得到充分展示。國際野生動物保護需要客觀公正的輿論進行引導,才不會產生偏激,最終真正有助于國際野生動物保護這個目標。

  問:動物保護人士認為,津巴布韋向動物園出口大象,是不合理的,您怎么看?

  答:我認為是合理的。

  首先,對種群數量有貢獻的是種群內的可繁育成年個體,在分布區保護好可繁育成年個體。同時,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將一定數量的可能無法存活到成年的個體轉移到有條件讓它們安然長大的地方,獲得一定資金,用于棲息地和種群保護,這是此項活體貿易的合理性。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野生動物園硬件、軟件設施均有很大提高,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所以中國有條件讓這些大象平安成長。

  反而是之前,美國從斯威士蘭進口的大象,其中一頭達到美國達拉斯動物園后2個月就分娩,所以,這次運輸是在該非洲象懷孕20月左右完成的。這樣的運輸,對懷孕母體和未出生幼崽有高度風險。對于如此不合理的安排,一些西方動物保護人士集體失明與失聲,也是很不合理的。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問:還有人認為,津巴布韋向動物園出口大象,讓人從感情上難以接受,您怎么看?

  答:保護工作需要消耗大量資金,由于受到西方國家長期經濟制裁,津巴布韋經濟遭遇到困境,甚至出現了連護林員的工資都無法及時、足額發出的情況,以至于在2015年出現了護林員主動毒殺大象來引起世人關注的極端事件。

  事實上,津巴布韋一直在保護大象上做出很多努力。舉個例子,肯尼亞只有2萬多頭非洲象,且種群數量幾十年來一直得不到顯著恢復,象群密度僅為0.3頭/平方公里;而津巴布韋境內非洲象數量持續增長,有超過8萬頭,密度達到了1.2頭/平方公里,顯著高于公認的0.5頭。

  綜上,我認為,津巴布韋出口大象是一項兩國攜手保護非洲旗艦物種的實實在在的行動,通過可持續利用,來同時實現保護大象和當地社區發展,應當從感情上是可以接受的。

媒體:用大象換軍火?拜托黑中國也黑得專業一點

圖文簡介

近日,一則新聞吸引了島妹的注意力——“因為欠中國軍火費,津巴布韋還了35頭象、8頭獅子、12只鬣狗和1只長頸鹿”。上周五,英國《衛報》發文報道稱,一批數量超過30頭的大象,在當天由津巴布韋運送到中國,這是津巴布韋對中國的一宗出口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