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寒冬日,礪鷹正當時。12月9日,鄂北某軍用機場馬達轟鳴,空降兵某部數千名2016年度入伍新兵迎來了軍旅生涯中的首次升空跳傘訓練。
圖為:一名空降兵新兵首次升空跳傘。
在機場整傘區(qū)進行降落傘主、備鏈接的時候,參加示范跳傘的新兵陳強把自己的降落傘反反復復檢查了好幾遍,被清晨寒風刮得通紅的臉上,掛滿了小心謹慎。和陳強一樣,不少新兵從進入機場那一刻就突然變得沉默,面對軍旅生涯第一次升空跳傘,緊張不安的情緒在大家心底悄然滋生。
記者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新兵升空跳傘訓練任務難度更大:不僅首跳日提前了整整一個月,還將首次乘坐運—12飛機跳傘。緊湊的訓練周期,全新的組訓方式方法和傘降離機動作,給新兵和負責組訓的傘訓骨干都帶來了不小壓力。
引導新兵充分做好臨跳前的技術和心理準備,是確保跳傘安全的關鍵一環(huán)。熟悉著陸場地形、通報氣象數據、提醒操作要領、組織跳傘前宣誓……利用原地待命的空檔,傘訓骨干有條不紊地進行了一系列工作。為了發(fā)泄緊張情緒,新兵史龍鑫拉著班里的戰(zhàn)友,用便攜音響為全連官兵唱起了《空降兵戰(zhàn)歌》,興奮的潮紅迅速漲紅了年輕的臉龐。指導員吳瑩瑩介紹,每逢跳傘日,連隊都會把便攜音響帶到機場,通過開展“傘花廣播”、才藝展示等活動活躍跳傘氣氛。
“前5個架次,登機!”上午8時,隨著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緊抱備份傘的新兵們在投放員帶領下,快速登上了飛機。
隨著綠色信號彈升空,一架架戰(zhàn)鷹快速滑跑、躍升。幾分鐘后,飛機高度上升到800米,跳傘信號瞬間響起。“跳!跳!跳!”投放員一聲令下,新兵們穩(wěn)住身子,離機一名跟進一名,勇敢躍出機艙……那一天,五百多名參加示范跳傘的新戰(zhàn)士圓滿完成軍旅首跳。
跳傘結束后的表彰儀式上,作為班里唯一一名參加示范跳傘的新戰(zhàn)士,樂同昊受到了戰(zhàn)友們的熱烈掌聲,傘訓教員為他披上了“跳傘光榮”的綬帶,連隊主官給他頒發(fā)了首次跳傘紀念證章。“榮譽來之不易,這枚紀念證章我會珍惜一輩子。”樂同昊說,經歷了40多次空降技能和理論考核,他才拿到通往藍天的資格證證。
然而,在新兵們的“礪鷹之路”上,更大的考驗才剛剛開始。12月25日晚,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圣誕氛圍中時,新兵們精神飽滿地開始夜間傘降訓練。
夜間跳傘是每名空降兵都必須掌握的技能,是形成全天候空降作戰(zhàn)能力的關鍵一步。據了解,在夜幕的掩護下實施傘降隱蔽性強,更容易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增強攻擊突然性,從而增加制勝能力。然而,由于能見度低,跳傘員對地形、地貌等容易誤判,因此對跳傘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夯實基礎,盡管晝間跳傘任務還未結束,夜間跳傘訓練卻已經展開。
新兵李洪瀟入伍之前就畏高,雖然經歷了3次晝間跳傘考驗,參加吊環(huán)訓練時,站在3米高的平臺上看著腳下的一片漆黑,他還是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我們相信你,跳吧!”“三點并緊,相信自己!”在戰(zhàn)友們的鼓勵下,他逐步克服心里恐懼,一次次勇敢地從平臺上跳下。這天,訓練直到晚上10點才結束。
12月27日,經過充分準備,李洪瀟和戰(zhàn)友們迎來了首次夜間跳傘。晚上18時,隨著天邊最后一抹亮光消失,戰(zhàn)機伴著轟鳴聲準時停靠在登機線,全副武裝的新兵們有序地登上飛機,夜間跳傘正式開始。
飛機很快上升到預定高度,翼下一片燈火通明。“滴!”離機信號響起,新兵們勇敢跳出機艙,躍入茫茫夜空。“單拉左,雙拉右,把距離拉開!”著陸場中心點,新兵們嚴格按照對空觀察組的提示,檢查降落傘工作情況、調整坐姿及進場方向、選擇適合著陸的區(qū)域……
為使跳傘環(huán)境更接近實戰(zhàn),部隊對著陸場嚴格實行燈火管制,除必要標示物,現場看不到一點光亮。著陸后,盡管內心激動不已,李洪瀟還是第一時間關閉備份傘一側的照明工具,摸黑收好傘具便悄然撤出著陸場。
21時許,隨著最后一名新兵安全著陸,夜間跳傘訓練順利結束,新兵們用自己勇敢的表現為自己的礪鷹之旅交上了合格答卷,初步具備了全天候空降能力。
來源“光明論劍”工作室 圖文:蔣龍 何三元 董良峰 制作:尚文超